时间:2020-03-17 07:24:31
1、单选题 读某地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中②、③、④处的地形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科迪勒拉山系,③为亚马孙河平原
B.④为世界最高、最大的巴西平原
C.②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D.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题2:下列有关①、⑤两处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气候的差异是纬度位置不同而造成的
B.⑤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C.①处附近海域的盐度高于⑤处附近海域
D.①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无关
小题3:下列关于剖面所示大洲上,面积最大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
B.该地区原有的居民属于黄色人种
C.该国最大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D.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前后都是人口的迁入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根据经度及地形分布特征判断,为南美洲地形剖面图。②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③为拉普拉塔河平原,A错。④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B错。②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C错。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对。
小题2:两地气候的差异是海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A错。⑤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B对。①处附近海域的盐度低于⑤处附近海域,C错。①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有关,D错。
小题3:图示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是澳大利亚,A错。该地区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B对。该国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C错。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后是人口的迁出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完成1-3题。
小题1:关于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纬度高,故热量条件最差
B.乙区因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故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
C.丙区北部因降水少,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D.乙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小题2:三大自然区
A.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地区
D.都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
小题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区位于西北内陆,降水条件差;乙区因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故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丙区北部因纬度高,热量不足,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乙区气温年较差较小,日较差比较大。
小题2:三大自然区都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
小题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东、中、西)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 | 矿产和能源资源 | 经济基础 | 发展水平 | 对外开放程度 |
| ①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③ | ◎◎ | ◎◎ | ◎◎ | ◎◎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基础最为雄厚,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但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故判断②表示东部经济地带;而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最为薄弱,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最丰富,故判断①表示西部经济地带。则③表示中部经济地带。
小题2: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江西省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浙江位于东部经济地带,A错误;内蒙古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甘肃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山东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B错误;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山西位于中部经济地带,陕西省位于西部经济地带,C正确;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并结合三大经济地带的省区范围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三大经济地区划分的基本规律归纳,可结合地图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1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描述本地区的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M处为本地区最大的聚落区,试分析其区位的优越条件。
(3)图中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哪些严峻问题,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1)中部地势平坦,四周沟谷环绕。
(2)地势平坦开阔、(公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河流)水源较丰富
(3)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缺乏?植树种草、退耕还牧、打坝淤地(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本题解析:从图示信息来看,当地海拔较高,中心大多在1100m以上,四周有河流沟谷分布,且水井较多,表明气候干旱,应与我国黄土高原得地理环境特征相吻合,顺着这个思路,解答就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南遭受60年来的最大旱情。全省受旱面积已经达到了63.1%。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26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为1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9%;另外,同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6 ℃。
材料二 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河南发生干旱灾害,可能对哪种农作物影响最大?为什么?
(2)分析河南此次旱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3)针对河南这次旱情,急需进行引水灌溉。请回答水源可以从哪里来。(写出三个方法即可)
(4)据图归纳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特点。该区域在土地利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冬小麦;此时冬小麦正值返青,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2)原因:常时间不降水,降水异常少;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蒸发增强。
(3)采取引水灌溉:引黄河水;引附近小河水;打机井,抽地下水;引水库水等。
(4)耕地、林地为主,草地少;南部、北部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中部平原以耕地为主。注意: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5)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充足;地处中原,东西和南北铁路交汇,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