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0:28
1、综合题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图
材料二?卢萨卡﹝赞比亚﹞气候资料
| 日期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21.5 | 21.5 | 21.1 | 19.9 | 17.4 | 15.2 | 14.9 | 17.3 | 21.3 | 23.5 | 23.4 | 21.7 |
| 降雨量(mm) | 245.4 | 185.9 | 95.0 | 34.7 | 3.1 | 0.0 | 0.1 | 0.4 | 1.7 | 18.4 | 89.3 | 208.1 |
参考答案:
(1)(沼泽湿地、瀑布、湖泊、东非大裂谷、热带草原景观、野生动物(一点2分,共6分))
(2)(特征:冬暖夏凉(或四季如春),温差小(2分),夏半年(11月----次年3月)降水多,冬半年(4、5月---10月)降水少(2分),季节变化大(2分)原因:地处低纬,位于高原之上,冬暖夏凉(2分),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2分),冬半年受陆上信风影响,降水少(2分)
(3)河流特征: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2分)
成因;上游西南部雨量小而变率大(2分),雨季成河,旱季断流成季节河
;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蓄积在低洼处(2分),形成沼泽
本题解析:
(1)从图形中可以直接读出该地的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为沼泽湿地、瀑布、湖泊、东非大裂谷、热带草原景观、野生动物等。
(2)从卢莎卡一月和七月气候资料可知卢莎卡气候特征:冬暖夏凉,温差小。夏半年(11月----次年3月)降水多,冬半年(4、5月---10月)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原因:地处低纬,位于高原之上,冬暖夏凉。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受陆上信风影响,降水少。
(3)由图例可知,赞比西河西南部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其主要原因是西南部降雨量小而变率大,雨季水量大成河,旱季水量小甚至是断流形成季节河。
该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蓄积在低洼处,而形成沼泽广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
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汾河谷地是发生断层后,岩体相对下沉形成;泰山是发生断层岩体相对上升;喜马拉雅山是褶皱山,三者均为内力作用形成;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属外力作用,符合题意的为B项。
考点:地貌成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小题2:右图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两图分析,该河流上游海拔高,气温低,冰川作用强烈,河谷的形成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E处河谷较宽,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搬运作用,F位于河口处,有河口三角洲的存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岩石及地貌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有关。下图中各字母表示地质作用的不同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地壳运动中的外力侵蚀作用
C、d表示流水溶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D、e表示流水侵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下列人类活动,能够加重c过程的是
[? ]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陡坡垦荒
D、营造薪炭林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①表示褶皱为内力作用形成,②表示风蚀蘑菇,为外力作用形成;③表示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④为断层为内力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