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时间:2020-03-17 07:17: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

材料2: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2,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75.3mm。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 555
0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4分)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5分)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3分)


参考答案:
(1)地处温带季风与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2分);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等。(2分)
(2)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 (2分)
降水量减少(蒸发和下渗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 (3分)
(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加剧土地沙化;水利设施功能丧失;生态环境恶化。 (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段,在气候、地势、植被等方面都体现了过渡性。内蒙古高原地处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二级阶梯海拔较高,草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属于我国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三级阶梯,海拔低,其植被为温带森林。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河流断流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去分析。这里既有蒸发量大、下渗严重的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引水、拦坝蓄水、用水量增加等。
(3)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断流加剧了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困难。季节性的断流会引起河道萎缩,造成沿河的滩地土壤沙漠化,出现“风动飞沙扬,十种九不收”的情况;持续断流和缺水,影响生态环境,危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________方向的山坡上.


参考答案:(1)云南、贵州、广西?(2)35°? 10°? 10°~30°?(3)南坡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读材料1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读材料2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这将从法律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题。
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地热、天然气
D.核电、生物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自然资源按其自我再生能力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只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煤炭、天然气和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分类,注意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构成
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
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
D.新增电力电源以常规能源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2007年欧盟的核电和燃煤发电量都呈现负增长,表明2007年,欧盟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风力发电增长量大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新增电力电源以风力发电为主,它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常规能源。故选项A B D均是错误的,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属于一般的图表判读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