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09:58
1、综合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2)此图是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丁地纬度是30°N,A的风向是
。(2分)
(3)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示意图,环节C代表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代码)。
(4)此图表示中低纬太平洋环流模式图,该模式最有可能分布在 (南或北)
半球,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甲乙丙丁)地,洋流B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5)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C代表外力作用,那么甲代表的是 ,D代表的是 作用。
参考答案:
(1)丙乙甲丁
(2)西南风(2分)
(3)水汽输送;A
(4)南;乙;降温减湿
(5)岩浆;变质作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流图。
(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说明甲丁气压高于乙丙;水平方向上,风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说明丁气压大于甲;乙气压大于丙;
(2)若图示表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丁表示30°N,则甲表示60°N,A表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为西南风;
(3)若图示表示海陆间循环,则B表示海洋水汽蒸发;C表示水汽输送;D表示大气降水;A表示径流;人类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行为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4)根据该环流的方向,呈逆时针环流,对照世界洋流模式图的中低纬洋流方向,为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乙地受上升补偿流影响可能形成渔场。洋流B为寒流,故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
(5)C表示外力作用,则丙表示沉积岩;沉积岩经D变质作用生成丁(表示变质岩);丁经A重熔再生作用生成甲(表示岩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小题2】据图中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我国寒潮发生是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干冷气流不断向南推移,与当地的暖气团交汇形成冷锋,根据图中冷锋推移的位置判断,答案选C。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此时冷锋推移至武汉,出现刮风降温下雨等天气,排除A;b—此时冷锋推移至天津,天津地区大风降温,正确;c—此时冷锋没有到达北京,北京地区受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为主,排除C;d—此时冷锋没有到达杭州,杭州地区受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为主,排除D;
考点:本题考查 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山西省太原市2014年9月23日~10月4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统计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 日期 | 9月23日 | 9月24日 | 9月25日 | 9月26日 | 9月27日 | 9月28日 |
| 最低气温 | 13 | 11 | 12 | 14 | 15 | 11 |
| 最高气温 | 17 | 22 | 24 | 25 | 25 | 18 |
| 日期 | 9月29日 | 9月30日 | 10月1日 | 10月2日 | 10月3日 | 10月4日 |
| 最低气温 | 11 | 11 | 9 | 9 | 12 | 12 |
| 最高气温 | 24 | 21 | 20 | 24 | 25 | 24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晴天时昼夜温差大,阴雨天时昼夜温差小。表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9月23日,所以可能是有阴雨天气,A对。
【小题2】同一地区,影响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所以,导致9月28日最高气温较前后两日低的原因可能是白天天空云量多,C对。相邻日期太阳高度变化不明显,A错。最高气温与白昼长短无直接关系,B错。大气污染对气温影响小,D错。
考点:区域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 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 气压带和 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3分)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其分布的规律是 。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分)
(3)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2分)
(4)读材料三,C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处此农业分布的区位条件为。(4分)
参考答案:
(1)北 ② ⑤
(2)B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3)热量充足光照强
(4)乳畜业 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草的生长,饮食习惯,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大。
本题解析:
结合图中气压带风带,例如信风带的风向为东北信风,则该半球为北半球。 D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信风带的控制,即 ②、⑤。
B处首先定位在北美西海岸,然后结合纬度位置,可知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A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但降水少,需引水灌溉.
C处为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种气候利于多汁草的生长,提供丰富的饲料;同时人们对奶制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宜发展乳畜业。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市风向频率玫瑰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全年平均风频 7月风频 1月风频
B.7月风频 1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C.1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7月风频
D.1月风频 7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小题2】根据该市风频特征,以下工业区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小题3】传统理论根据风频特征指导工业布局,在单一城市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的出现,就凸显其局限性。以下适用于城市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①搁置问题,等拥有经济实力再来考虑
②进行工业生产技术改造,采用清洁工艺
③调整工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④中心城市向最小风频上风向的城郊转移重化工业,集中发展新兴产业
⑤各城市分工合作,合理布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因此图中①线表示1月风频;7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受东南季风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夏季风频率小于冬季风,全年平均风频位于中间,因此图中②、③分别表示全年平均风频和7月风频。
【小题2】从该市1月、7月和全年平均风频看,该地一年中以偏南风和偏北风为主,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东部或西部,且与居住区之间由绿化带隔开。
【小题3】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包括进行生产技术改造,采用清洁工艺;调整工业结构,产业升级转型;个城市分工合作,合理布局等。
考点:城市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