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50:54
1、单选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太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太原(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时,惠灵顿(174°46′E)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2.当“神九”飞船遨游太空时,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下图中的
3.当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相比较
①西昌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②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少
③西昌的年降水量最少? ④太原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A.6月16日下午
B.6月16日清晨
C.6月15日上午
D.6月16日晚上
E.①
F.②
G.③
H.④
I.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G.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北京地区正午时的影子逐渐变短
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区正忙于小麦播种
①②
②④
①③
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4.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中惠灵顿的经度位置可知,惠灵顿位于东十二区,比北京时间早4个小时,要收听或收看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应该是在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4小时=2012年6月16日22时37分24秒,故选D
2.飞船在太空遨游太空时间为6月16日到29日,这时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总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故选C
3.飞船在飞行期间(即6月16日到29),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轨道上正在接近远日点(7月初),故其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故选B
4.根据所学的中国气候特征可知西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酒泉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太原是温带季风气候,三地相比即可得出答案,选A
考点:地球运动及卫星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
点评:本组题以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卫星基地建设的条件,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只有丁地符合。
小题2: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分布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带来的地理意义有四条: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23~25题
小题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B.接近最快
C.由慢变快
D.接近最慢
小题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10月1日地球公转正逐渐向近日点1月初运动,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2: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小题3: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度速度都相同
B、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大
C、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D、南北纬60°处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