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42:35
1、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髙度可能是2.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3.该山地可能是
A.1000米以下
B.1000 米至 1500 米
C.3500米以上
D.2000 米至 2500 米
E.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F.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G.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H.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I.秦岭
G.天山山脉
南岭
祁连山脉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该山中段在海洋2000-2500之间降水量达到最大,降水量最大,可能是森林带的分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降水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地理图表判读,该山西段降水多,东段降水少。所以西段水汽充足,东段水汽较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我国季风区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该区域西部降水量多,水汽可能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有可能为天山山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是无关联,A错。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会导致地表形态的改变,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B错。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生物、水文反过来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错。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
B.⑥
C.⑦
D.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位特征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气候不同,故属于气候影响水文条件。
小题2: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属于水文影响地貌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C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中不连续多年冻土带最接近的纬度范围是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主导因素为3.该图属于
4.甲地的位置属于
A.20°N—30°N
B.30°N—40°N
C.50°N—60°N
D.70°N—80°N
E.海洋性气候强弱
F.东中西地形差异
G.土体颗粒的组成
H.植被种类与多少
I.北美洲沿35°N所作
G.澳大利亚沿23.5°S所作
非洲沿23.5°S所作
亚洲沿30°N所作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4. B
本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为连续多年冻土带;30°-40之间如果存在冻土因为季节冻土。而70°N—80°N,纬度高为连续多年冻土。所以不连续多年冻土带最接近的纬度范围是50°N—60°N。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主导因素为受海陆比热容影响,沿海地区冬季温度较高,而内陆地区,冬季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应是非洲沿23.5°S所作的剖面图。甲是马达加斯加岛。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甲是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大陆共同属于非洲板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E.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F.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G.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H.山区较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根据图中信息可看出,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被冲刷,土壤变得贫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