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6:22:14
1、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图中①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②称?。
(3)图中虚线M表示 ?。
(4)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
⑸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
(2)低压?反气旋?
(3)高压脊?
(4)A?
(5)②;②处为高压中心(或反气旋),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
本题解析:
(1)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中C箭头正确。
(2)图中①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为反气旋。
(3)图中虚线M是从高压延伸出来的,为高压脊。
(4)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A地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乙处大。
(5)①为低压中心,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②为高压中心,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2-6中,能正确表示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的是 (?)
图2-6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表冷热不均造成大气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等压线向下弯曲),冷的地方形成高压(等压线向上弯曲);高空正好与此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 )
A.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B.削弱了地面长波辐射
C.改变了太阳辐射波长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小题2】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光线减弱,导致能见度降低,A对。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不影响能见度,B、D错。不能改变太阳辐射波长,C错。
【小题2】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D对。暖锋控制时气温高,对流强,不易形成雾霾,A错。地面蒸发强,对流活动强,不易出现雾霾,B错。冷空气快速移动,多大风天气,不易形成雾霾,C错。
考点:主要气象灾害成因、特征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N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M地的气压值最大可能是( )
A.1044hPa
B.1045 hPa
C.1054 hPa
D.1055 hPa
【小题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N省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N省南部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N省北部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N省中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M处最外围等等值线数值为1050,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M处的气压值在1050~1055之间,故选C项。
【小题2】从图中可知,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故该季节为冬季。未来两天,N省受冷锋影响,且冷锋不断南移;N省北部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即冷锋已经过境;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下面是北半球某地区某一时段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单位:百帕)。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