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5:4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
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该地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田零散,B错误;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主要是一年两熟,C错误;由于多年栽培,该地主要分布为生产力高的水稻土,D正确。
考点: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该题目以长江三角洲为区域载体,考查了学生对于长江三角洲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认识,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壤的是(?)
A.四川省
B.陕西省
C.青海省
D.甘肃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分布。甘肃省的东部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部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强
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
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小题2: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①资源贫乏?②生态环境脆弱?③水资源短缺?④交通落后?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小题3:在延安地区经济发展中,针对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治理措施是(?)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设防护林体系
C.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D.利用“鱼塘—台田”模式发展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形的经纬网110?E,37?N附近,应为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图中延安也可知。因此图中长城处于我国西北地区,从题干自然原因分析,主要应是风力侵蚀为主。该地区降水少,流水侵蚀弱,不处于地震多发地,地震较少。农民活动是人为原因。
小题2: 该地区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丰富地,资源不是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该地处于我国传统人口发源地之一,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劳动力不短缺。由于处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小题3:由图中信息延安处于长城以南,应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应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人工草场主要在西北荒漠化地区的措施,“鱼塘—台田”模式发展农业是华北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油田和煤矿的是
A.陕西、山西
B.黑龙江、内蒙古
C.辽宁、河北
D.江苏、安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属多元条件限制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归纳知识和记忆判断知识的能力。选项C中辽宁省有鞍山—本溪铁矿、阜新煤矿和辽河油田,河北省有迁安铁矿、开滦煤矿和华北油田。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8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1989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图中从左往右依次为耕地、林草地、水体湿地、盐碱地、荒漠(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9年—2010年该区域(? )
A.水体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耕地增长的面积
B.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
C.荒漠面积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D.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小题2: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东部
B.三江平原中部
C.准噶尔盆地南部
D.四川盆地中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结合图例分析,水体湿地面积减少40﹪,减少面积约400平方千米,耕地增长面积约700平方千米,A错。盐碱地面积减少超过70﹪,而耕地草地面积明显增长,说明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B错。荒漠面积变化率为0,没有持续扩大趋势,C对。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说明没有毁林、过度放牧问题,或是问题不严重,D错。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面积最大的土地覆被类型是荒漠,只能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只能选准噶尔盆地南部,C地。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