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5:3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岛屿距离图中大洲最近的是
A.古巴岛
B.火地岛
C.塔斯马尼亚岛
D.新西兰南岛
小题2:与其他大洲相比,本洲的资源优势是?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淡水资源
D.太阳能资源
小题3:当南极地区极地高压带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进入枯水期
B.巴西高原进入雨季
C.红海的盐度处于低值期
D.地球在远日点的附近运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大洲为南极洲,其南极半岛距离南美洲的火地岛最近。
小题2:南极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故具有最丰富的淡水资源。
小题3:当南极地区的极地高压带范围最大即南极气温最低时,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时,则黄河夏季为汛期,A错误;巴西高原受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冬季少雨,为草原的旱季,B错误;北半球夏季,则红海气温高,蒸发旺盛,为盐度最高值时,C错误;北半球夏季,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水域A与水域B存在的相同之处
A.盐度大致相同
B.温度大致相同
C.A与B均是北侧盐度较低
D.均属于印度洋流域
小题2:字母C处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为
A.雨热同期
B.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C.历史悠久
D.精耕细作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盐度的影响因素。图中A为里海,B为波斯湾,波斯湾纬度低,温度高;里海为内陆湖泊,不属于印度洋流域。两地北部都有淡水汇入,所以北部盐度较低。
小题2:C位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接近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两区域图,完成23~24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  )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下游补给量大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支流少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区域定位。
小题1:M河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N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上游多峡谷,落差大,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N河为尼罗河,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补给少;C选项N河在图示区域流量季节变化小;D选项M河支流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①②两地虽然靠近赤道,但都为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 D.1500米左右
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采矿业的发展? B.水源充足
C.林业的发展? D.气候适宜
3.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非洲东部? B.刚果盆地
C.长江流域? D.德干高原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据图可直接读出500~1000米海拔高度范围内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比重最高,由此可想到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多分布在相对凉爽的高原,而不是集中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