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5:21: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图为2007-2010年中国电力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题。

小题1: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
A.水电与核电
B.火电与水电
C.水电与其他
D.火电与核电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
A.中国核电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B.中国火电所占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
C.中国水电所占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
D.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力结构是以火电为主。水电和核电为清洁能源,故选A。
小题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力结构是以火电为主,它不属于清洁能源;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核电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自2007年中国火电比重的80.3%至2010年的中国火电比重的77.00%,下降了3.3个百分点,故选B
点评:本组题只要通过对图表认真细致的判读,不难完成题目要求,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O2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CO2。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有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群落生产力高。但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故ABC明显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调用课本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合选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内容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4)题。

矿产种类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92.17
金属矿产
3.95
非金属矿产
3.88
合计
100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2)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3)下列有关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所产煤炭主要是外销日本
B.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主要输电地区是京津、华北及东北
C.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建成后,将缓解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D.晋东南水源紧缺,晋中、晋北地区对外通道较狭窄
(4)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的建设是
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 ②加强交通建设?
③引水工程建设? ④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D(2)C(1)C(4)B


本题解析:(1)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是该地区某一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从表中看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3)晋煤以供应国内市场为主,电能主要供应京津及华北地区,晋中晋北水资源紧缺,晋东南对外通道狭窄。
(4)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突出问题是水源不足和交通不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
年后略有回升
小题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①经济结构 ? ②科技水平 ? ③生产规模  ④能源结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由图示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早期快速增长,1978年后下降,2001年至2005年又略有回升
小题2: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生产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