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9:07
1、单选题 下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及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发生上图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2.图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入射时间最长,且受上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3.下列不属于图中乙处地质灾害形成必备条件的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E.a
F.b
G.c
H.d
I.短时间内充足的水
G.丰富的堆积物
陡峭的沟谷
植被稀少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1.图中所示地质现象为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从两者定义可知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
2.华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房屋朝向南时阳光射入时间最长,四地中a朝向西南,b、c都朝向南方,d朝向东南方;滑坡多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形成于山谷,所以房屋应避开陡坡和山谷,a、c、d都位于山谷附近,b点位于山脊的相对平坦处,综合考虑,b点是最佳地点。
3.见上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各图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分析。图示等高距相同,故水平距离越小,则坡度越大,结合图示的比例尺分布判断,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水平距离越小,故坡度越大,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东亚五国的首都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乌兰巴托、首尔、平壤、东京
B.乌兰巴托、北京、平壤、东京、首尔
C.乌兰巴托、北京、首尔、平壤、东京
D.乌兰巴托、北京、平壤、首尔、东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经度判断,东亚五国的首都自西向东依次是乌兰巴托、北京、平壤、首尔、东京,D对。
考点:区域定位,区域首都分布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下面几题。
小题1:图示区域位于?(?)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小题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火山喷发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区域整体海拔介于l 000米和2 000米之间。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排除AB。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高原,而图中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故为云贵高原。
小题2:A项描述的是江南丘陵;B项描述的是泰山;D项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C项表述的是山环水绕的喀斯特景观。
小题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的指向标是( )
【小题2】河流YO段的流向为(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6月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都是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故X所在方向为东北,而Y所在方向为西北,而平分XOY之间的应为正北正南方向,因此该图的指向标为C项。
【小题2】河流的流向应由地势较高流向地势较低处,YO段的流向应由Y流向O。根据指向标,YO段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故应选A。
考点:太阳周日视运动及方向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