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7:45
1、综合题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在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这一天,图中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4)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5)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参考答案:
小题1:图略(晨昏线和夜半球各2分)(4分)
小题2:C(2分)
小题3:南回归线或23°26′S (2分)? 43°08′(2分)
小题4:北(2分)
小题5:①?③或③?①?(4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晨昏线过极点,且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
小题4: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小题5: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17“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余部分为白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BC是晨昏线,其中AB为?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N点的地理坐标是?;M点的地方时是?时。
(4)此时,北京时间是?月?日?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
(5)该日,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6)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范围是?,达到一年最小值的范围是?。
参考答案:(1)昏线?
(2)23°26′N,90°W?
(3)0°,180°? 18
(4)6月22日2时,东6区向东到东12区
(5)从北极圈向南到南极圈,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
(6)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过AB由白昼进入黑夜,所以AB为昏线。
(2)根据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根据90°E地方时为0:00,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00,经度为90°E。
(3)图中N点位于赤道,纬度为0°,N点位于经度180°经线,所以经度为180°。M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4)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位于6月22日前后,90°E地方时为0:00,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180°经线的时间为6:00,则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90°E向东到180°。
(5)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北极圈向南到南极圈,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
(6)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达到一年最小值的范围是赤道以南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E
小题2: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在南半球轮船上看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判断为南半球夏半年,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即日出应在当地的6点之前,故根据北京时间为6:40计算即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小题2: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
B.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小题3: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B.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D.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俄罗斯,传统的欧洲国家,故A错;②位于东非大裂谷,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故B正确;③南非,该国东岸受厄加勒斯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影响显著,故C错;④地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信风,故D错,综上,本题选B。
小题2:出访期间2013年3月22~3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进入南半球,并且向北运动,俄罗斯位于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②和③的日出时刻不相同,②位于③的东侧,根据“东早西晚”原则,②地日出时间早于③,故B错;③地位于南半球,次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运动,距离③越来越远,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点近值大、点远值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故C错;④点纬度不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则④自转角速度不变,故D错,综上,本题选A。
小题3:年均温差异最大的应该是①和④,两者纬差最大;②和③都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类型相同,干湿差异小;①至②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途径气候类型最多,故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选C;③位于南非高原,④地处刚果盆地,沿线均为高原地形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
A.3月21日—4月20日
B.12月7日—1月7日
C.6月7日—7月7日
D.8月23日—9月22日
小题2: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直射点
D.地形海拔
小题3: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A.△H甲>△H乙
B.△H乙>△H甲
C.△H甲=△H乙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应用,根据此刻晨昏线与经线的角度θ,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θ,则甲先看到日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达最大23°26′,甲先看到日出,所以甲先看到日出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是北纬θ-23°26′N-北纬θ,时间持续一个月,那么应该选择C选项6月7日-7月7日。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AC选项影响白昼时间非常容易理解;D选项地形对白昼时间长短的影响是,海拔高日出早日落迟,所以白昼时间长;B选项海陆位置对白昼时间无影响,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3:甲、乙两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公式为:△H=23°26′+λ(当地地理纬度),因为甲纬度高于乙,。选择A选项。所以△H甲>△H乙。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