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6:23
1、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回答问题。
小题1:图3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
B.I0℃
C.12℃
D.25℃
小题2:图4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是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4中与“地球变暗”的原因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温室效应原理,放在玻璃瓶的温度计比空放的温度计气温高。
小题2: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吸收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是地面的长波辐射。
小题3: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越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2.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 ]
A.辐射A减弱
B.B辐射增强
C.C辐射增强
D.D辐射增强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
B.南半球海洋性气候的气温最低月是8月
C.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
D.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正是其太阳辐射最弱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有关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征、成因,以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知识。太阳辐射最强或最弱出现在二至日,但大气接收地面辐射达到最高或最低值的时间,要相应地出现在二至日以后的一个月或两个月以后。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海洋性气候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北半球在2月,南半球在8月。大陆性气候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北半球在1月,南半球在7月。而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是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差异。大陆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要大于同纬度地区的海洋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3为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该图中不包含的原理是
A.温室效应原理
B.水循环原理
C.节水农业的生产原理
D.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
A.箭头a
B.箭头b
C.箭头c
D.箭头d
小题2:表示大气对地面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
A.箭头a表示的辐射
B.箭头b表示的辐射
C.箭头c表示的辐射
D.箭头d表示的辐射
小题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
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a可能减弱?
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d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只有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而箭头a表示太阳辐射。故选A。
小题2:大气通过逆辐射对地面产生温室效应,而图中c表示大气逆辐射。故选C。
小题3: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通过吸收和反射,对太阳辐射削弱增强,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散发到宇宙空间的辐射减弱。所以箭头f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可能增强;箭头a为太阳辐射,可能减弱;箭头c为大气逆辐射,可能增强;箭头d为散发到宇宙空间的辐射,可能减弱。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