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3:10
1、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边疆区行政、工业、文化、商业中心,位于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半岛的南端,三面临海(如图12所示).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1月份平均气温—27℃——12℃,7月份平均气温14℃—21T,年平均降水量600—900毫米.
材料二? 2002年1—9月份俄罗斯远东地区外贸相关图(图13)
(1)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时间比莫斯科时间早7小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0小时.符拉迪沃斯托克所在时区是________;当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为1月30日11:00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2)符拉迪沃斯托克属什么气候类型?分析其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3)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木材的最大购买国.分析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大量进口木材的主要原因.
(4)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出口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分析这种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东10区? 9:00
(2)温带季风气候
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千岛寒流影响。
(3)该区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针叶林分布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大;地广人稀,当地木材消费量小;我国与俄罗斯接壤,交通近便。
(4)以燃料电力产品和矿产品为主(能源和矿产品为主),其次是木材、机械产品,农副产品比重小。
主要原因:该区域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小题2: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
小题1:图示国家为印度,其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小题2:图示A为巴基斯坦,B为印度,两国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于领土问题和宗教等,A错误;巴基斯坦主要分布于印度洋两岸,以平原为主,B错误;由于北部山地的阻挡,使印度半岛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C正确。B国的旱涝灾害主要受由于受西南季风强弱的影响,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中黑色区域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
B.地中海园艺业分布区
C.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区
D.煤炭资源分布区
小题2:甲处平原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 )
A.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B.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C.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黑色区域主要分布于高山地区,故判断为第四纪冰川分布。
小题2:图示甲处平原为欧洲中部的波德平原,其波状起伏是由于历史时期的冰渍物沉积而形成的。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判断,并调用课本相关内容进行成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访问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出席世博会俄罗斯国家馆日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
小题1:在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莫斯科和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相同的现象是( )
A.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
B.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盛行西北风
D.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在俄罗斯国家馆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现象分析。
小题1:访问时间为9月26—28日,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四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都出现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D项正确。
小题2:四图反映的景观依次为: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B表示印度泰姬陵;C表示俄罗斯红场;D表示美国白宫。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区域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铜矿出口国,下列与铜矿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岩浆侵入
D.沉积作用
小题2: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A.背斜成岭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岭
D.背斜成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地质构造。
小题1:铜矿的形成主要反映岩浆活动而形成。
小题2:图示丙处岩层中间老两边新,判断为背斜,根据等高线分布,等高线“凸高为低”为谷地,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