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11:28
1、综合题 下面是某城市垃圾处理的两种方法,它对资源、经济、环境有不同的影响,按相关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11分)
①(? )电厂内植树种花,和公园融为一体
②(?)公园规模扩大,景区增加
③(?)大量资金用于掩埋、征地、工资支出
④(?)经济收入增加
⑤(?)增加收入,再投资建电厂、绿化及废物处理
⑥(?)电厂建筑讲究艺术性,和公园融为一体
⑦(?)垃圾资源用于发电、回收利用
⑧(?)环境得到保护
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⑩(?)环境质量下降
11(?)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资源的质量
2、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1.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0—4岁人口
B.60岁及以上人口
C.城镇人口
D.15—59岁人口
E.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上升趋势
F.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G.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H.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3、综合题 据济南时报报道,2009年22日中午至23日中午,我国北方出现今年以来第六次沙尘天气过程,范围涉及新疆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和宁夏大部,甘肃敦煌、瓜州、玉门镇、肃州、民勤、景泰出现了区域性沙尘暴,敦煌的沙尘暴最强,能见度仅有20米,最大风速达到24米/秒。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东蓓称,这是今年全国到目前为止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针对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23日10时已发布了沙尘暴橙色警报。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的适当位置。(4分)
A燃烧矿物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2)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分析人类防治沙尘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3)从干湿状况看,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和?地区。(2分)
(4)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
?(2分)
(5)试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原因。(2分)
(6)为制止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2分)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小题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5、单选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下题:1.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3.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E.资源
F.科技发展水平
G.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H.人口政策
I.气候因素
G.家庭和婚姻因素
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国家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