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3-17 05:08: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外流河,绝大多数是注入(?)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渭河某河段流域图”(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较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
B.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网发育
D.该地区海拔高,冰川作用强烈
小题2: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意义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拦蓄泥沙
小题3: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北部地区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该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是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该地区位于秦岭以北,故为半湿润地区,B错误;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库(又称“淤地坝”)主要用于防治水土流失。
小题3:图示中水库和抽水井主要是用来改造水源这一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影响河流发育和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6月9日15点30分在德国慕尼黑(东1区)隆重开幕。据此判断1—2题。
小题1:在我国最东端的人们要准时收看开幕式盛况,应该在北京时间?(?)
A.6月9日22时30分
B.6月10日22时30分
C.6月10日15时30分
D.6月9日8时30分
小题2:世界杯开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 北平原正忙于种植甜菜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处于伏旱季节
C.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D.华北平原正忙于收割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小题2: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省区轮廓判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为秦岭。
小题2:①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谷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②位于秦
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地区。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以山脉走势和省区轮廓来考察学生对我国著名山脉及周边地理环境的掌握,难度较大。学生需准确记住我国著名山脉的走势及区域地理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______。(2分)
(2)今年初,该地区由于降水偏少,河流水位下降,导致海水上溯,出现“________”现象,影响了饮用水质。对该现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传统农业的特色是________农业,现在已为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等产品的出口农业所取代,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6分)
(4)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能源供应一直紧张,今年还出现了“油荒”现象。为此,在继续发展_______等新能源的同时,还要加强跨区域调配能源的“________”工程建设。(8分)
(5)改革开放以来,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了_____________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逐渐向其北部山区转移,原因是那里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位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
(2)咸潮?(2分) ①建立预警机制?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④ 节约用水(答对任两点得4分)
(3)基塘?交通运输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6分)
(4)能源消费量大?常规能源不足?核电?西电东送(8分)?
(5)外向?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较低(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区是我国的广东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降水少,河流水位低于海面,则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引发咸潮。对此采取的措施有: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等措施。
(3)珠江三角洲的传统农业特色是基塘生产。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特别是可以为北方冬季提供反季节农产品。
(4)图中的阴影所示区因能源消费量大, 常规能源不足的原因,发展了核电。同时还要跨区域进行能源调配,如西电东送等。
(5)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了外向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向北部山区转移,因为那里有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