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3-17 05:08: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C.地形比较平坦
D.劳动力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的西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起伏较大,而走“古丝绸之路”的路径多为山麓地带,地势较平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1: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后在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2: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莫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3: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l)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从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_______”的加工贸易模式。(6分)
(2)材料1中提到的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3分)
(3)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7分)
(5)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一些工业转移到广东省,形成了下列三种生产模式。请写出影响下列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

模式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前店后厂
(2)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3)①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②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
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三角强大;④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答出三点即可)
(4)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问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5)市场


本题解析:第(1)题,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搬迁至广东,主要是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第(2)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仅仅开放了广东省的几个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地区,使这些地区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同时,广东邻近港、澳,地缘优势突出。第(3)题,珠三角地区由于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区内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足。第(4)题,需注意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第(5)题,模式②为进口原料,在本地加工后销往本地市场的生产模式,市场广阔是吸引其前来办厂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小题2: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小题3: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排序是?(?)
A.abc
B.cab
C.cba
D.bac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三轴坐标的读图应注意读图方法,先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
小题1:a时期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小题2:见上题分析。
小题3: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增大,故选C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三轴坐标的正确读图,调用课本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和我国东西部经济地带的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F为________海。
(2)丁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图中A→D四城市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是________,年降水总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简述这两种变化规律形成原因。
(4)G地所属岛屿沿海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国这种农业类型的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
(2)丁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地热资源和天然温泉。
(3)逐渐增大?逐渐减少
由A到D由沿海到内地,由低纬到高纬,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冬季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且昼的时间长,气温越高,南北气温差别大。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距东南沿海愈远降水愈少。
(4)水稻种植业;
特点:科技水平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单产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亚。
(1)E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F位于朝鲜半岛与日本群岛之间,判断为日本海。
(2)温泉反映其地热能丰富,主要是板块运动活跃的体现,故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
(3)A→D四城市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则大陆性逐渐加强,而海洋性逐渐减弱,故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4)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故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生产特征主要从日本为发达国家,农业的技术、科技水平高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日本索尼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办电视机装配厂,主要是考虑(?)
A.当地具有技术优势
B.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C.当地经济发达
D.当地交通便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电视机装配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便宜,是日本索尼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办电视机装配厂主要原因。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