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02:23
1、单选题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 )
A.160°E
B.130°E
C.180°
D.170°W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
【小题3】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 ( )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
【小题1】图示①点以西为东半球,说明其经度为160°E,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说明①②与②③之间都跨经度30°,故③点的经度为130°E。
【小题1】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短,说明图示为晨线部分,而①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则时间为6点;该点的经度为160°E,则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较①点时间晚2小时40分,故北京时间为3点20分。
【小题1】结合上题结论计算⑤点的日出时间为8点,故昼长为8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º,60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A.a
B.b
C.c
D.d
【小题2】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ºN,90ºE
B.30ºS,45ºE
C.20ºN,75ºE
D.20ºS,30ºE
【小题3】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早3小时看到日落
B.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C.早1小时看到日落
D.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太阳应直射赤道,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日出的时间差最大为3小时,此时太阳应直射回归线,甲地昼达最长,日出最早,时间差达最大;最小为1小时,此时太阳应直射另一回归线,甲地昼最短,日出最晚,时间差达最小,那么直射赤道时,两地的日出时间差居中为2小时,对比图中四个日期,日出时间差为2小时是b。故选B。
【小题2】甲比乙总是先日出,则甲在乙的东方,依据上题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两地昼夜等长,两地的日出时间差是2小时,经度相差30°,因乙地的经度是60°E,甲地位于乙地的东侧,所以甲地的经度是90°E。故选A。
【小题3】a日甲比乙早3小时日出,因甲地位于乙地以东30°,所以则减掉2小时经度差,按同一标准时间甲地比乙地早1小时日出,又因乙地位于赤道上,日出时当地地方时是6时,日落为18时,那么此时甲地应5时日出,19时日落。故选C。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11分)
(1)该图表示的是 (南或北)半球光照图,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为北半球的 日(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在向 (近或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2)此时图中A、B、C、三点白昼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
(3)图中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度。
(4)与C相比,B处线速度 (大或小)。
(5)此时北京时间是 ,D点昼长约为 小时。
参考答案:(1)北 6月22日 夏至 远 慢 (2)C B A (3)B 90 (4)大 (5)17点 1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正确表示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是:(图中实线表示偏移方向,0°表示赤道)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2小时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故结合表格中四地的昼长判断,只有丁地出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
【小题2】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越大,故根据表格中各城市的昼长计算其夜长,再计算昼长与夜长的差即可排序四城市的纬度位置。
【小题3】该日丙地昼长为12小时,昼夜等长,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计算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考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