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5:00:34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我国的滑坡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
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二者发生的成因有共同之处: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区),缺乏植被,松散物质多)泥石流一定要水的参与,滑坡也多有大水引起,但地震、大型工程活动也可以引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题。
小题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小题2: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发性的自然灾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从干旱发生机制角度看,这种不均性主要表现在年内各季节之间的干湿不均以及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
小题2:西南地区主要的作物有水稻和油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对西南地区农作物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区干旱最严重的季节,并解释原因;说明图中B地区干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9分)
(2)图乙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春季(2分)? A地位于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需水量大;春季雨带还没有移到华北,此时降水很少;正值春耕、冬小麦返青季节,农业需求水量较大。(4分,两点即可)
B地次生灾害:森林大火(生物灾害)(1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2分)
(2)该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缺乏;(2分)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2分)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2分)
本题解析:
(1)黄淮海平原干旱的原因在于:年降水量小而年需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且河流径流量小。针对水资源绝对紧张问题,要开源节流。从“开源”的角度讲,需要搞好南水北调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另外,可以采用修建水库方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节流”角度讲,可以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生产生活中减少浪费,搞好水污染治理等。B地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因干旱引起的次生灾害为森林大火,检测手段可以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
(2)C为云贵高原区,近年来,云贵高原地区出现连续干旱,这与该区域气候和地形地貌以及地势状况因素有关。按题目要求分析,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丰富,但由于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多溶洞、暗河,石灰岩渗水性强而持水性差,使得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该区域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导致地表水在该区域地表存留时间较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河流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中上游修建大坝,调节径流;下游疏通河道。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泥石流分布图,回答1—3题。
1、我国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 ]
A.高原地区
B.平原、丘陵地区
C.高原与盆地、平原的接触带
D.植被稀少的荒漠、半荒漠地区
2、造成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短时间内连降暴雨
B.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
C.突发的地震引起山体滑坡
D.气候变暖导致高山冰川大量融化
3、“中国泥石流分布图”等专业地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MSN
B.CPS
C.GIS
D.RS
参考答案:1、C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