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4:5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分析回答: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_地区(1分);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2分)。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上图中,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植被变化规律是_______。(4分)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西北内陆(1分)? B(2分)
小题2:递减(2分)?森林-草原-荒漠(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分)
小题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读图判断,我国沙尘天气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图示大于150天的最集中地区位于新疆的南部,判断为塔里木盆地。
小题2:我国的降水量主要来自夏季东南风,故我国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植被从东向西由于水分的递减而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
小题3: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植被的破坏,可结合植被破坏的形式分析。
点评:本题可从读图入手,结合等值线的分布判断主要的分布地区,调用课本关于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本题考点属于常规考点,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2题。
?
1、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2、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艺技术水平低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2、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航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流域均能通航
B、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很多地区
C、大坝建成后,截留了大量水量,对下游航运不利
D、提高航运能力是田纳西河开发和治理的核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1分)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根据图表信息,分析甲河上游地区近3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并指出环境改善对该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3)甲河流上、下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对策以协调上游以及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5分)


参考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2分)
(2)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2分)
(3)上游:水土流失等;下游:环境污染严重等。(2分) 对策: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1分)下游——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推广环保技术等。(2分)


本题解析:(1)水能丰富与否,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的地势落差,二是水量大小,珠江上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2)根据“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可知:耕地面积减少比重减少、林地草地面积比重增加,所以水土流失减轻,这样会导致河流的泥少沙含量减小,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等特征。
(3)一般在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存在着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以及河流本身的下切作用明显等问题;可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在河流下流地区存在着河流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发生洪灾,以及下游沿岸地区人口多、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可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推广环保技术等措施。
点评:本题组通过珠江为背景,考查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考查了河流沿线地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如何开发和进行整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