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3-17 04:57: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17~18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
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小题1: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小题2: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知,①—最南端,②—最东端,③—最北端,④—最西端。选择B项。
小题2:④—最西端。在新疆地区,典型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 1
10. 089
中部
27
35. 7
5. 407
西部
13
23. 2
4. 217
小题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速度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
小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小题3:分别写出三个经济地带最显著的一个区位优势和一个劣势
东:
中:
西:


参考答案:
小题1:东大于中大于西?东大于中大于西
小题1:有所扩大
小题1:东部地带:①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②技术水平高;③农业发达;④交通发达;⑤能源、原材料不足。
中部地带:①能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牧业发达;④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⑤内河航运发达⑥水土流失严重等
西部地带:①水力资源丰富;②能源、矿产资源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④工业基础薄弱;⑤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
小题1:本题根据地理位置,从能源,市场,交通,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类企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在甲、乙两地生产和消费的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类企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Ⅰ时期,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
B.在Ⅱ时期,甲地生产量小于消费量
C.乙地区经济较甲地区发达
D.该类企业经历了产业转移的过程
小题2:该类企业最可能是
A.印刷企业
B.化工企业
C.电子企业
D.食品加工企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在Ⅰ时期,企业主要布局在甲,乙无布局,布局的主要因素因为技术和市场;在Ⅱ时期甲生产量大于消费量;根据分析,甲应为发达国家,产业实现了从甲到乙的转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该类企业最有可能为电子企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分析台湾岛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6分)
(2)从地形与气候方面分析台湾岛河流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其开发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岛内温差大,东侧气温高,西侧气温低。 原因:冬季西部受冬季风影响大。夏季:岛内普遍高温,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原因:受地形影响,中部地势高。
(2)河流短急,流量较大,夏汛。?对开发的影响:水能丰富,但不利航运。
(台湾岛气候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中部为南北方向的山脉,西侧平原面积较大。)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对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的判读,考查考生描述、阐释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从台湾岛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冬季东侧气温高,西侧气温低,这与西部受冬季风的影响有关。夏季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气温表现为中部低四周高。第(2)题 根据台湾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可以判断出其气候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所学的知识知道,台湾的地形中部为南北方向的山脉,西侧平原面积较大等可以得出台湾岛河流短急、流量较大、夏汛等特征,这对其开发造成的主要影响:有利的一面是水能丰富,而另一面不利航运。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的获取图中有效信息、探讨地理事物成因及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特别是第(2)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2009年冬春我国北方多个省区遭受严重旱灾。结合右面“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分布图”,分析回答。
?
(1)指出严重旱情分布地的地形区名称以及受影响的农作物;并对比分析此时期黑、吉等东北地区旱灾相对较轻的自然原因。(6分)
(2)灾情报告是各级部门减灾的重要依据,不同灾种的灾情报告不同。若报告本次干旱的灾情,你认为可以列举哪些指标?(4分)


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1分)?华北平原(1分) 冬小麦(1分)
①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弱(1分)?②季节性积雪融水使地表水得以补充(1分)?③多年冻土使地下水下渗较少(1分)
(2)①受灾面积?②成灾面积?③绝收面积?④作物减产?⑤饮水困难?⑥经济损失(4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本题解析:
(1)从地图上能够明显的看出,颜色较深的区域就是旱灾相对严重的区域。黄土高原最严重,其次是华北平原。这两个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就是冬小麦。东北三省地区相对旱灾较轻,本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微弱。山上的积雪融水使地表水得以补充。冻土层能够防止地下水的下渗。
(2)灾情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这个地区的受灾面积,能够达到成为灾害的面积是多少,达到绝产的面积是多少,农作物减产的面积是多少,干旱使得饮水困难的是多少,最后造成了多少的经济损失。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