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51:55
1、单选题 设四个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东经90°、西经90°、180°经线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进方向各不相同
B.都向正南方向前进
C.不论早晚相邻两人之间始终相差6小时
D.有二人在西半球,二人在东半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极点的四周均为正南方向,故A错误。由于四地的经度相互相差90°,即地方时相差6个小时,沿0°经线和90°E的位于东半球;而沿90°W,180°经线的位于西半球。
点评:知识性试题,难度一般。经纬网应用的方法,注意结合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小题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要运用等高线(等 深线)图同图等距(即同一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的特征来解答,根据图示等高距应为1000米,图示P点水深与已有的等深线4000米的深度差6000米以上,故应补画6条等深线。
【小题2】利用图名(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及海底深度很容易判断出该地海底地形类型,而且还能根据图中10°N纬度和海底深度10497米判断该海沟即为菲律宾海沟。
考点:该题组考查了等高线(等深线)和海底地形知识的判断与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值线的典型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同图等距”的基本原理,并能根据等深线的分布特征和海底深度进而判断海底地形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南极中山站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昆仑站的地理坐标为80°25′01″S,77°06′58″E。据此回答问题。(地球半径6371km)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E.海拔高度较大
F.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G.一年中极昼时间较短
H.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昆仑站与中山站两者的纬度相隔大约为11°,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111×11°≈1220千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纬度更高,所以自转的线速度更小,极昼时间更长。昆仑在建在南极的冰穹上,所以海拔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宇宙不仅是物质的世界,也是运动着的世界,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C.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正圆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大致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的绕日公转与地球绕地轴的自转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西向东,故选项A B都是错误的,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一个类似于正圆的椭圆,根据开普勒定律:相互绕转的天体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可知: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大致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相应部分知识记忆得比较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径流汇流方向与等高线垂直,汇流速度与地表坡度有关。据下图判断( )
A.图中A、B两地汇流速度小于C、D两地
B.图中等高线数值由①到⑤逐渐增大
C.图中河流干流流向自西向东
D.通常,E断面流量大于F断面流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读图,图中AB两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汇流速度快,CD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汇流速度慢。A错。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水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图中等高线数值由①到⑤逐渐减小,不是增大,B错。图中没有指向标,经纬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河流干流流向自西向东,C对。E断面位于上游地区,汇水面小,流量小,F断面位于下游方向,汇水量大,流量大,D错。
考点:等高线图,坡度与流向,地图基本知识。
点评:水流速与坡度有关,而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汇水多一般水量大是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