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48:10
1、单选题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
A.大气环流
B.地球引力
C.气候变暖
D.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小题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径流系数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注意:这里说下渗,就是说径流系数指的是地表径流占的百分率,不包括地下径流)。也就是说径流系数小,说明被蒸发下渗的多,转变成地表径流的降水少。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华北地区径流系数小是因为华北地区的蒸发量大,A错。云贵高原地区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降水量多,但是由于喀斯特地形的影响,多溶洞或地下河,降水渗流到地下的多,在地表的水流量小,所以径流系数小。这说明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不一定大,B错。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径流系数小是因为下渗的水多,C错。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因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下渗的水相对较少。平原地区水流速度慢,下渗的水相对较多,所以山区的径流系数大于平原地区,D对。
小题2: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如果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的水减少,地表径流会增大,A对。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气温、降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B错。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径流系数增大,可能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地表水流走的多,地下水储存的少,最终导致水位季节变化加大,C错。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在增大,而没有变成地下水储存起来,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剧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有利于雨污分流 ④有利于地下水回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C.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左图中把雨水收集起来,可以减少城市涝灾;收集的雨水充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雨水收集,使其流入下水道,能够使雨污分流;雨水被利用,不是回灌地下水。故选B。
小题2:右图中通过管道把雨水直接导入地下,直接转变为地下水,是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而下渗环节是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的过程,所以不会增加下渗的水量;雨水导入地下,会减少水循环中的蒸发。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最可能是由于
[? ]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小题2: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地区是广西,又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当然是顺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另依据等温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也可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小题2:广西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河流补给当然是降水补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