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46:48
1、综合题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如图所示,Q点为晨昏圈与70°N的切点。图示时刻,Q点的地方时为?点(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4分)
⑸Q地位于M的??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参考答案:(1)12:00?(2)C (3)自20°S往南北两侧递减?(4)Q>P? 14?(5)东北?(6)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20°S, 即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 地夜长大于P 地夜,M 地昼长为14 小时; 本卷第12 页(共17 页) (5)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 地位于M 的东北方向; (6)Q 地对趾点的坐标是(70°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40°=(90° -50°),0 时太阳高度为0°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河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南岸的侵蚀比北岸严重,而且在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则该河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50°N
B.20°N
C.50°S
D.20°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水对南岸的侵蚀较北岸严重,故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而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故判断该地纬度小于23.5°,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在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季,地轴北极远离太阳,在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夏季,地轴北极靠近太阳。读图,①地球在近日点附近,但是北极却靠近太阳,①错。②地球在近日点,北极远离太阳,北半球是夏季,②对。③地球在远日点,北极远离太阳,③错。④地球在远日点,北极靠近太阳,北半球是夏季,④对。所以选项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学生小理到野外考察,对一条河流的某一河段画了地形剖面示意图(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该河段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弧形自西向东流
D.弧形自东向西流
小题2:河流一侧大量沉积物的形成,可能是因为
A.该侧水流速度慢
B.该侧地转偏向力大
C.该侧为凹岸
D.该侧河床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材料中所述情况默认为我国某学生,图示区域按北半球考虑。图中河流有两个断面,东侧断面根据沉积物判断,左侧沉积,说明右侧侵蚀,水流应向里流。西侧断面河岸左侧坡度较陡,说明被侵蚀强,右侧平缓,说明侵蚀弱。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水流从里向外流。东西两断面为同一河流,所以河段水流方向是弧形自东向西流,D对。A、B、C错。
小题2:河流一侧有沉积物,可能是该侧水流速度慢,泥沙沉积形成,A对。地转偏向力偏向哪侧,哪侧受侵蚀,B错。河流凹岸表现为侵蚀,C错。河床陡的一侧以侵蚀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节日,温州白昼最长的是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状况只要看直射点的位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面时,即夏至日北半球的昼长达最大,故最接近6月22日的节日(儿童节),温州的昼长最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