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40:13
1、综合题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可总体上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
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表疏松,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差;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雨强度大。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植被大量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露天采矿等。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本题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图甲为某区域局部图,图乙是该区域内某流域重要水库分布图,图丙为该流域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示意图。 
(1)分析图示区域多时令河、时令湖的原因。(2分)
(2)据图分析农场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益。(3分)
(3)为发展农业,该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据图归纳水库的分布特点。(2分)
(4)说明过度灌溉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终年少雨或季节变化极大;气温高,蒸发旺盛(干季多断流)。(2分)
(2)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保持土地肥力;种植牧草饲养绵羊或者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羊粪成为麦田肥料;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分)
(3)支流多于干流 ;东南部多于西北部。(2分)
(4)灌区土壤盐碱化;下游水资源短缺,湿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河口附近海水倒灌,水质恶化;海岸侵蚀加剧。(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澳大利亚,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属于终年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极大,多季节性河流。位于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河流干季多断流。
(2)农场土地分成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农民可以利用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保持土地肥力。种植牧草饲养绵羊或者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羊粪成为麦田肥料。防风林用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实现了土地利用和保护,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澳大利亚降水主要集中在大分水岭东侧,区域面积狭小,所以干流短,水库分布支流多于干流 ,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水能资源少,所以东南部多于西北部。
(4)根据前面分析,该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过度灌溉,可能导致灌区土壤盐碱化。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湿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引水灌溉,入海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海水倒灌,水质恶化,海岸侵蚀加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埃菲尔铁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酸雨的形成除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外,还要有大量的水汽才能形成,从自然原因看,三 地酸雨区降水较多,是形成酸雨的条件之一;埃及金字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少雨,不易形成酸雨,因此受酸雨的影响不明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并能结合选项中各个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食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选用那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或无污染的消费品,以较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不是购买绿色的物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该地最有可能是2.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上海市区
B.北京大学
C.贵州农村
D.广州孤儿院
E.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F.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G.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
H.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
1.图示反映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异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判断可能是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故选C项。
2.注意“户籍人口”不因人口迁移而改变,故A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