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4:37: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虚线甲乙所示的天气系统2.图中①、②两地
A.冷锋,向西南移动
B.冷锋,向东北移动
C.暖锋,向西南移动
D.暖锋向东北移动
E.风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F.风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G.风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H.风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区域图背景下的等压线图为材料,考查锋面气旋的相关问题。
1.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判断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虚线甲乙处旋转方向为东北,低纬度的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D项正确。
2.判断①、②两地风力的大小要根据等压线的疏密,①处等压线比②处密集,故风力①大于②。①位于暖锋峰前,为暖锋降水主要分布区;②位于冷锋峰前,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故降水概率小,所以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A项正确。
考点:
1、锋面气旋的锋面运动、降水部位。2、等压线中风力大小的判断。
点评:
本题属于较为基础的题目,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题,锋面气旋的判断步骤为:1、根据等压线形状确定低压槽,即锋面位置。2、根据南北半球确定冷暖气团和锋面运动方向。3、确定冷暖锋面以及降水部位。
2题,比较两地风力的大小要根据两地等压线的疏密,密集处风力大于稀疏处。暖锋降水主要分布峰前,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在区域图中加上等值线,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出现几率较大,需要学生具有判读等值线的能力,并且要联系所提供的区域图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和a
B.③和d
C.①和d
D.④和c
E.甲图中①地气温最低
F.乙图中城市盛行上升气流
G.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H.乙图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甲图中锋面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及锋线附近,应为冷锋,且箭头西指,表明锋面往西运动,①④位于暖气团一侧,②③位于冷气团一侧;
2.乙图为典型的锋面气旋,通过锋面符号即可判断锋面类型及其运动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考点:主要考查了六大板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六大板块及重要地形的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甲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3)若在乙处修大型水库,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是否可行,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①②③三个环节
? 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
[? ]
?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参考答案:(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向斜;背斜
(3)不宜,河谷地带有断层,修建水库可能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
(4)②←;③↑;①
(5)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喜马拉雅山是
[?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