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34:04
1、单选题 该图是世界某一地理事物分布地图(图中面积大小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的多少),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2.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总量
B.年蒸发总量
C.水资源蕴藏量
D.石油蕴藏量
E.纬度位置
F.大气环流
G.地质条件
H.经济水平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图较为抽象,但是可以从“图中面积大小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的多少”这句话进行深入理解,面积大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多,中东地区阿拉伯半岛面积尤其突出,而其他地区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此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D选项石油储藏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石油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所以影响石油储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条件,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考查了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甲中A、B、C、D、各代表 :A. B 。
C D 。
(2)、图乙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①+②是 ;④是 ;①+②+③是 ;
(3)①+②圈层的厚度分布规律: 。
在2900km深处,依据地震波速度特点,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 。
参考答案:
(1)横波 纵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3)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图中由陆地到海洋地壳厚度逐渐变小。 液态。
本题解析:
(1)读图,图甲中A在2900千米处消失,是横波。B可以穿过各种介质,是纵波。C是莫霍界面,D是古登堡界面。
(2)图中①是陆壳,②是洋壳,合在一起是地壳。④是软流层,范围从60-400千米深度。③是上地幔顶部,①+②+③合在一起是岩石圈。
(3)地壳分陆壳和洋壳,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图中由陆地到海洋地壳厚度逐渐变小。 在2900km深处,依据地震波速度特点,横波不能穿过,消失,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液态。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日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此时
A.AB为昏线
B.BC为晨线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
E.法国南部多炎热干燥天气
F.浙江省正处于早稻收割季节
G.北极附近驯鹿由针叶林带迁移至苔原地带
H.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西风带的纬度分布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北极圈及其以形成极夜,因此AB为晨线,BC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最大。
2.由小题1判断此时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由于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的气温低。因此陆地等温线向南凸。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中的日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纵波和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波速都降低为零
B.波速都明显增加
C.纵波完全消失、横波波速突然下降
D.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时,波速都明显增加,只不过纵波的增速更大、更快;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也波速突然下降,故选D
考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时的波速变化特点。
点评:本题要求对教材中相关图记忆比较清楚,而有较为深刻的研究,还是属于知识的识记性较强的题目,难度略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般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回答问题。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2.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3.下列有关四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E.顺风顺水
F.顺风逆水
G.逆风顺水
H.逆风逆水
I.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②
G.沟通两大洋的是③
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②和④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①和④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经纬度位置与海陆轮廓不难判定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是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和曼德海峡,从香港到鹿特丹港,最近的航线是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依次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故选C
2.当船只航行到①直布罗陀海峡时,正值其受西风控制下的多雨的冬季,加上这里存在着密度流,表层海水是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故此时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正好是逆风逆水航行,故选D
3.①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但②英吉利海峡不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其两岸是英法两国,都是属于发达国家,④是曼德海峡,地处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之上,所以A? C? D 都是错误的;③马六甲海峡沟通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洋,故只有选项B正确
考点:世界海陆轮廓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是掌握世界的海陆轮廓,学会调用课本气压带、风带与洋流等的相关内容,实现知识迁移,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