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3-17 04:29: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毫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迅速崛起,匹兹堡逐渐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问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处于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匹兹堡能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是因为匹兹堡
A.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区域内部差异较小
B.工业化发展阶段,区域内部差异较大
C.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区域内部差异较大
D.工业化发展阶段,区域内部差异较小
E.科技发达
F.煤炭丰富
G.铁矿丰富
H.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材料反映19世纪中叶之前的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几乎无工业可言,反映当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
2.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炭,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运入铁矿,而发展起当地的钢铁工业。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 ]
A.微电子工业
B.重化工业
C.食品工业
D.玩具工业
3.首钢迁出北京,落户河北曹妃甸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
B.为了开发北方煤炭和铁矿资源,发展北方地区经济
C.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推进北方可持续发展
D.为了发展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材料三?所经60余年的发展,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技术设备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比较,简述PQ河殷不同的水文特征。(5分)
(2)简述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针对辽中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5分)


参考答案:
(1)流量小(1分);有结冰期(1分);有凌汛(1分);有春汛(1分);含沙量小(1分)。
(2)①丰富的铁、煤资源;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中心,市场广阔;④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共4分,任答四点给4分)
(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实现产业升级(1分);调整工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1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1分);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1分);治理污染,美化环境(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读图,PQ河段属于松花江,与长江下游相比,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该地纬度高,冬季有结冰期。河段由较低纬度 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现象。冬季积雪量大,春季融化,有春汛现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
(2)读右图,结合材料一分析,鞍山地区有丰富的铁、煤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中心,市场广阔。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鞍山钢铁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这是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针对辽中南工业区的问题,技术设备落后,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所以治理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环境污染严重,所以要调整工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针对运输量大问题,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至少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暖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
(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图。(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区,处于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6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6分)
(3)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影响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季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分)
(2)支流集中河流北岸,呈平行状分布(4分)?夏(2分)
(3)食品制造(2分)?原料(2分)?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原料充足;当地人口众多,临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众多铁路交汇,陆路交通便利;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每点2分,共6分)
(4)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可以判断中原经济区属于东部季风区,处于温带季风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所以植被也是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描述河流支流分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描述:1.支流数量的多少;2.支流分布的位置;3.支流的形态和走势。从图上可以看出支流集中河流北岸,呈平行状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3)图中纵坐标表示波及能力指数,可以看出食品制造是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部门;影响食品制造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分析一个产业的区位,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原料;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市场等等。该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原料充足;当地人口众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临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众多铁路交汇,陆路交通便利。
(4)工业发展给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