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28:28
1、单选题 左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右下图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即海拔)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岛的地势特点是
[? ]
A.东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2.该岛城市化过程中最有可能侵占
[? ]
A.林地
B.耕地
C.滩涂
D.草地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
B.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C.该岛巳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参考答案:1.D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1985年与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完成问题。
小题1:肇庆、东莞和惠州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主要是
A.沿海分布
B.沿山麓分布
C.沿河分布
D.沿经线分布
小题2: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A.深圳
B.广州
C.中山
D.珠海
小题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州的服务范围与深圳相同
B.中山的服务功能比增城多
C.佛山与东莞服务种类大致相当
D.江门的服务范围包含中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三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小题2: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典型代表,由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推动城市化发展速度迅速。
小题3: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原理: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全面。故佛山与东莞的城市等级相当,故提供的服务种类大致相当。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2分)阅读以下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材料二?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普罗旺斯和北海道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去北海道看薰衣草的游客60%都是中国人。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材料三?薰衣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伊犁河谷有30多个薰衣草产品品牌。伊犁河谷年产约150吨薰衣草精油,其中60%用于国内市场,40%作为初级原料出口欧美国家及日本等,新疆本地企业以薰衣草精油和花穗做终端产品所用伊犁薰衣草产量不到15%。
(1)图中甲、乙两地,哪个是薰衣草的主要产地?请结合薰衣草的生长特性说明理由。(10分)
(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6分)
(3)简析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6分)
参考答案:(22分)
(1)甲。(2分)因薰衣草无法忍受高温,(2分)甲地地势较高,夏季较凉爽;(2分)薰衣草忌潮湿多雨,(2分)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能保证薰衣草的正常生长和较好品质。(2分)
(2)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早播种;(2分)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2分)品种改良。(2分)
(3)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2分);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2分);品牌多,知名度不高(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薰衣草是一种无法忍受炎热,忌潮湿多雨,喜光,耐干旱的植物,,图中甲地地势较高,夏季较凉爽,而且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能保证薰衣草的正常生长和较好品质,而乙地位于东南季风迎风一侧,夏季雨水多,降水量大,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不适宜薰衣草生长,故甲乙两地中,甲地更适合薰衣草生长。
(2)伊犁河谷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春夏季升温快,入冬迟,早播种,可栽种时间长,加上不断对品种改良,所以伊犁河谷地能“花开两季”。
(3)伊犁河谷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不高,从而影响了该地薰衣草产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1:2012年1月12日,安徽省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
材料2: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3分)
| ? | A省 | B省 |
|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 ? | ? |
|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 ? | |
参考答案:
(1)山西 ?煤炭
(2)
?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黄土高原
江南丘陵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
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
(3)①
(4)经济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社会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环境方面:在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第(1)(2)(3)题根据平时所学的中国中部六省经济的崛起的相关知识可以判定图中的A B分别是山西与江西;所在主要地形单元分别为黄土高原、江南丘陵,这两个地形单元都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江南丘陵一带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量不比黄土高原的损失量小。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以此成为我国著名的能源重工业基地。注意我国的秦—淮线是一条重要自然分界线,包括了它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对应的就是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线。所以图中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①区域。第(4)题安徽省承接来自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从经济、社会方面来看,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但也可能在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故对此存在一分为二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中部六省(特别是安徽)的经济的崛起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带的划分、地形单元的特点、区域突出的自然资源及其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
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参考答案:
(1)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3分)?
(2)C (1分)
(3)价格低(1分) 含油量高(1分)?
(4)AC (1分)
(5)低(1分)?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1分)农作物生长期短。(1分)?
(6)高(1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占有粮食多(4分)
本题解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而与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地形条件,地块的大小、地面的起伏等会影响机械的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非常适合大型机械作业,有利于实现水利化。
(2)、东北平原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当地消费的大豆有限,A错;纬度高,热量不足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B错;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东部有肥沃的黑土,C正确;东北平原降水比较丰富,虽水源丰富,但不是突出的区位优势,不合题意。故选C。
(3)、结合材料一“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和材料二表中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进口大豆都比国产大豆低,分析可知进口的大豆市场价格低;从材料二表中含油量来看,进口大豆比国产大豆高。也就是说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比质优价廉,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
(4)、要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因此有效的措施包括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会增加生产成本,再多的劳动力也比不过机械化;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大豆的质量。只有AC符合题意。
(5)、从材料三表中可直接看出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影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主要因素是气候,气候决定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影响农业生产的熟制,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积温低,作物生长期短,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两熟)。所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6)、将表中该省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人均耕地面积(Km2)得出各省的人均谷物产量,黑龙江人均谷物产量为1523.96kg,江苏为434.49kg,所以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高。从计算过程来看,黑龙江省是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建设大农场,这就必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谷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人均占有粮食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