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24:43
1、单选题 读图,回答34-35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水源、热量
B.地形、水源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小题2: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位于我国的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②处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
小题2: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与东北林区相比,纬度低、海拔高,垂直变化显著,造成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幕。寿光蔬菜每年交易量约40亿吨,市场面向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此回答题。
小题1: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小题2:寿光蔬菜得以到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过硬的产品质量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市场体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寿光通过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改变了当地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的条件。
小题2:蔬菜保质期短,而实现远距离的销售,主要得益于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外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
B.航空、铁路、公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
C.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
D.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水平较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方面分析。都市农业主要种植蔬菜,花卉,乳肉禽蛋等。北京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9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7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畜牧场、耕作业
B.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C.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小题2: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草原
D.南方低山丘陵
小题3:图中所示生态农业体现出?(?)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①能提供能源,所以为沼气池;②能提供给食品厂还能提供给沼气池,所以为畜牧场,为食品厂提供乳畜产品,为沼气池提供粪便;③因为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该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水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的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源,体现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32-33题
小题1:图中甲区域示意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2:限制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淡水水源
B.土壤
C.地形地貌
D.热量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小题1:甲区域是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小题1:该区域农业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水源短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