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21:53
1、单选题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海岸线为0米,等高距为10米,与山峰N最近的等高线应为80米,相邻的等高线之间不能超过一个等高距,所以N的最大海拔高度在80~90米之间。故选C。
【小题2】河流只能流经山谷地区,等高线往海拔高的方向突出为山谷,图中只有②③位于山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去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2分)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2分)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1分)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能看到E处的同学。
(3)②?
(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可以判断,C处位于山谷中,水流汇集形成小河。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读图,在图中D和C之间有一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看不到C处的同学。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在D和E之间没有阻挡,所以能看到E处的同学。
(3)根据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在DE之间的地区海拔比两点低,剖面线应向下凹。在GH两点之间的地区,海拔比GH两点高,剖面线应是向上凸起的,所以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②。
(4)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A地海拔是1200米,B地海拔是700米。两地高度相差500米,在近地面,海拔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两地相差500米,所以气温相差约3 ℃。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下溪流的正常水位最接近( )
A.55米
B.65米
C.85米
D.95米
【小题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
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是20米,所以桥下河流水位在60-80米之间,只有B正确。
【小题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一定来自于上游,而甲、丙在下游,A、C错。乙地在山的另一侧,不属于该河水系,B错。所以最可能来自于丁地,D对。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应用,高差计算,河流流向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2.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丘陵的主体走向即山脊的走向,据图并结合指向标即可。
2.“望江楼”应位于山顶位置,视野开阔,且与河流之间应没有凸出的地形阻隔,故甲处最适宜。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图示的等高线分析判断局部地形。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小题2】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
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
【小题3】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进行地理观测。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 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北流向西南
C.南流向北
D.西南流向东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满”位于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即夏初,此时华北平原气温逐渐回升,光热条件较为充足,正值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时候。
【小题2】从立夏到夏至,台北昼长逐渐增长,日出时间逐渐提前,夏至日后,台北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向后推迟。
【小题3】春分日,我国各地18时日落,此时太阳位于正西方向,即P位于Q地正西方向,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可知,A处河段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太阳视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