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14:25
1、单选题 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冰壶石来自苏格兰西海岸Ailsa Craig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所属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A、① B.B、②
C.C、④ D.D、⑤
【小题2】有关图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岩石
C.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岩石
D.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干信息可知,冰壶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右图中岩浆经过①、②环节分别形成A、B两类物质,根据其位置可知,A属于侵入型岩浆岩,B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右图中①、②环节均为冷却凝固,A、B分别是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沉积物经④环节形成C,说明④是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C是沉积岩;则D是变质岩,⑤、⑥分别为变质作用和高温重熔;③环节形成沉积物,说明是外力作用。距上述分析可知,A错误;可能找到化石的岩石和可能埋藏有石油的化石都是沉积岩,因此B错误、C正确;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⑤形成大理岩,D错误。
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形景观是分布在?地区(填岩石名称)。
(2)其成因是?。
(3) 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高原。
(4) 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 ?。
参考答案:(1)石灰岩 (2)石灰岩((碳酸盐岩)受到水的化学溶蚀作用而成的。(3)云贵(4)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宜兴溶洞等。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特点、成因、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全球板块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板块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可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消亡边界经常形成海岭和海岸山脉
C.红海处在消亡边界上
D.板块生长边界经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小题2】安第斯山脉位于哪两个板块边界上( )
①南极洲板块②美洲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 印度洋板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而“地壳可分为六大板块”中的地壳说法是错误的。而是软流层之上的岩石故A答案错误。板块消亡边界在洋中往往形成海岭,在陆地经常形成褶皱山系,在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交界形成海岸山脉或陆缘岛弧。故B答案错误。板块生长边界由于张裂经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故D答案正确。
【小题2】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的消亡边界上,属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形成的海岸山脉。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板块构造理论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边界、位置、形成的地形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及地形是
A.向斜山岭
B.背斜山岭
C.向斜谷地
D.背斜谷地
【小题2】乙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是
A.向斜凹陷积水成河
B.背斜侵蚀积水成河
C.断裂下陷积水成河
D.地壳下沉积水成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甲地的地形是山岭。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甲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A对。
【小题2】乙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A错。有河流发育,是山谷地形。是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的谷地,积水形成的河流,B对。图中没有断裂构造,C、D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