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3-17 04:11: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如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图中P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尼日尔河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原山地,上游段水利资源丰富、水流湍急,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雨水补给为主,A错;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不可能有凌汛,B错;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流经地区纬度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水量逐渐减少,C正确;尼亚美以下河段地形平坦,形成巨大的三角洲,D错。
小题2:图中P地区为热带草原区,种植业的发展,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出现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选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流量曲线图可能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选D正确。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该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丙三处中,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1分)
(3)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③为_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_。(2分)
(4)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表现为                                             。(答出一点即可,1分)


参考答案:
(1)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发育,岩石松散,易被侵蚀(3分)
(2)甲(1分)
(3)水汽输送(1分) 径流(或地表径流)(1分)
(4)实现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联系,促使圈层间进行热量交换和能量传输;促进地球上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改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等(任答一点1分)


本题解析:
(1)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形成裂隙,质地松散,易被侵蚀而出现顶部缺失的现象。
(2)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3)图中水循环的各环节中,①到⑤依次表示降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包括实现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联系,促使圈层间进行热量交换和能量传输;促进地球上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改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等方面。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地貌、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每年冬天临近时,在其河流入海口地区可以看到大批俄罗斯的标志——大型食肉动物北极熊在此聚集。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叶尼塞河的河水最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贝加尔湖湖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小题2】每年冬季临近北极熊在其入海口附近聚集,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入海口地区沉积物多,北极熊的食物种类丰富
B.入海口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北极熊活动
C.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
D.入海口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便于体积庞大的北极熊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叶尼塞河纬度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流域内降雨少,A错。湖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水量稳定,叶尼塞河水量季节变化大,B、C错。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多,春夏季融化,是主要补给水源,D对。
【小题2】北极熊的食物是动物,而不是沉积物,A错。地形不是影响北极熊活动的主要因素,B错。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C对。入海口处纬度高,温度低,D错。
考点: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影响北极熊集聚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径流深度是流域平均降水量减去平均蒸发量的差值,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中转化为径流的那一部分的毫米数。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一江西一四川一青海等省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小题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国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所示各地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径流深度呈现减少趋势。
小题2:根据甲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它处在我国二、三阶梯交界处,由于地形的抬升,降水量增大,径流深度也随之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