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11:56
1、单选题 如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图中P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尼日尔河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原山地,上游段水利资源丰富、水流湍急,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雨水补给为主,A错;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不可能有凌汛,B错;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流经地区纬度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水量逐渐减少,C正确;尼亚美以下河段地形平坦,形成巨大的三角洲,D错。
小题2:图中P地区为热带草原区,种植业的发展,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出现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选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流量曲线图可能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选D正确。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该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丙三处中,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1分)
(3)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③为_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_。(2分)
(4)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表现为 。(答出一点即可,1分)
参考答案:
(1)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发育,岩石松散,易被侵蚀(3分)
(2)甲(1分)
(3)水汽输送(1分) 径流(或地表径流)(1分)
(4)实现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联系,促使圈层间进行热量交换和能量传输;促进地球上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改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等(任答一点1分)
本题解析:
(1)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形成裂隙,质地松散,易被侵蚀而出现顶部缺失的现象。
(2)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3)图中水循环的各环节中,①到⑤依次表示降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包括实现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联系,促使圈层间进行热量交换和能量传输;促进地球上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改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等方面。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地貌、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每年冬天临近时,在其河流入海口地区可以看到大批俄罗斯的标志——大型食肉动物北极熊在此聚集。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叶尼塞河的河水最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贝加尔湖湖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小题2】每年冬季临近北极熊在其入海口附近聚集,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入海口地区沉积物多,北极熊的食物种类丰富
B.入海口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北极熊活动
C.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
D.入海口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便于体积庞大的北极熊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叶尼塞河纬度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流域内降雨少,A错。湖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水量稳定,叶尼塞河水量季节变化大,B、C错。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多,春夏季融化,是主要补给水源,D对。
【小题2】北极熊的食物是动物,而不是沉积物,A错。地形不是影响北极熊活动的主要因素,B错。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C对。入海口处纬度高,温度低,D错。
考点: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影响北极熊集聚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径流深度是流域平均降水量减去平均蒸发量的差值,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中转化为径流的那一部分的毫米数。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一江西一四川一青海等省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小题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国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所示各地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径流深度呈现减少趋势。
小题2:根据甲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它处在我国二、三阶梯交界处,由于地形的抬升,降水量增大,径流深度也随之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