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08:28
1、单选题 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地方位于
A.西太平洋岛弧链
B.夏威夷火山岛
C.东非裂谷带
D.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大陆地壳具有双层结构,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而大洋地壳为单层结构,仅由硅镁层组成。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山体的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下部均缓
C.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小题2:图中河流流向及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
A.向东南流、250米
B.向西北流、250米
C.向西北流、150米
D.向东南流、15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等高线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知,等高线密集,地形较陡;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缓。在图中山地的上部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山地的下部等高线密集,判断较陡。选择D项。
小题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断地势的变化可知,河流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所以河流的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是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是等高距,所以n=4,d=50,带入公式可知,150米<H<250米。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小河F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小题2】量得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其实际距离是( )
A.30千米
B.3千米
C.300米
D.3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小河F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故选C.
【小题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当图上距离是2厘米时,代表实际是300000厘米,也就是等于3千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最可能自流入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弯曲情况,可以判断河流流向大致向西北方向,说明图示区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河流位于山谷中,是山谷的最低处,河水不可能从谷底流向两侧的山坡,所以①、②、③三条线都不可能实现自流入村,A、B、C错。结合前面分析,④线在河流处海拔高于村落的海拔,可能实现自流,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左图为某岛屿的地形图。该岛海边竖立着几十尊5―10米高的石像。某年7月12日4︰20(北京时间)左右,该岛经历了一次日全食,右图为一名游客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问题。
?
小题1:该岛的面积最接近(?)
A.87平方千米
B.165平方千米
C.253平方千米
D.324平方千米
小题2:该岛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由海中珊瑚虫的遗骸堆筑而成。
B.由海底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
C.由海底的地壳隆起和抬升而成。
D.泥沙在大河入海口处堆积而成。
小题3:游客拍摄照片时的位置和拍摄方向可能为(?)
A.①处,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B.②处,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C.③处,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D.④处,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中间两格面积约为
S = (5'/60') * 110Km/1°* (10'/60') * 110Km/1°* Cos27°
=9.16*16.3
=" 149" Km2
小题2:由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该岛上有火山,故该岛为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由定位可知该岛地处南太平洋中部,不可能在大河入海口。
小题3:游客拍摄照片时,该地地方时为13:00。接近正午,当地(27°S)太阳位于北方;13:00时当地太阳位于偏西方;即太阳位于西北方。④处地势较高,向天空拍摄照片时不可能拍摄到地势较低的海边的石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