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07:27
1、单选题 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动力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D.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即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日本部分图表,完成相关问题。(8分)
日本主要资源和主要工业品对外依赖率
| 主要资源 | 进口率(%) | 主要工业品 | 出口率(%) |
| 石油 | 99.7 | 汽车 | 51 |
| 煤炭 | 95.2 | 电子电器 | 58 |
| 铁矿石 | 100 | 一般机械 | 54 |
| 棉花 | 100 | 一般化学品 | 48 |
参考答案:(8分)
(1) B A (2分)
(2) D (1分)
(3) 进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 (2分)
(4)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都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 (3分)
本题解析:
(1)上海和九州岛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九州岛的降水量更多,海洋性特征明显。图中B为上海的气候类型,A为九州岛的气候类型。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修建铁路应避开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坡度较小,所以有可能虚线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表格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为进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
(4)日本和英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共同点有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都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两国渔业资源都很丰富。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示区域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为65.95%,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理由。(4分)
(2)指出图中乙河流每年有两个汛期的主要原因。(4分)
(3)比较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沿岸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共4分)东北—西南走向(2分) 判断依据:图中28°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图中东部地区河流总体自西北流向东南,西部地区河流总体自东流向西 (任意一点,2分)。
(2)(共4分)乙河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每年4—5月锋面雨带推移至此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2分);每年7-9月台风登陆带来暴雨,河流形成第二次汛期(2分)。
(3)(共4分)甲河沿岸城市数量少,规模小(1分);乙河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1分)。原因:甲河流位于上游,地势起伏大,径流量小,流速大,水运条件差(或乙河流位于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量大,航运条件好)(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该地地理位置可判断出图示区域主要为福建,主要山脉是武夷山。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根据图中28°C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山地走向为东北-西南向。
(2)该地纬度较低且降水丰富,两次汛期的补给来源都是大气降水。结合我国的气候相关知识,可以推断出,该地4—5月受锋面雨带影响而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 7-9月台风登陆带来暴雨,河流形成第二次汛期。
(3)本小题考查河流地貌对城市的影响,根据图中的水系特征可以推断出,甲河流位于上游,地势起伏较大,径流量小,流速快,水运条件差,因此河流沿岸城市数量少,规模小;乙河位于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量小,航运条件好,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
考点:值线图判读、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城市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小题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
B.草原
C.沙漠
D.森林
【小题3】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时间等长
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非洲西海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等温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与洋流,B对。与纬度、地势、降水、植被关系不大,A、C、D错。
【小题2】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沿海区域的自然景观是沙漠景观,B对。降水少,蒸发旺盛,没有形成沼泽、草原、森林景观,A、C、D错。
【小题3】甲城市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冬至日,南半球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A、C错。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甲地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可能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B对。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甲城日影长度最长,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D错。
考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自然景观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
? 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
? 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
? 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
? 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
? 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
? 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
? 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
? ⑤优惠的政策。
(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 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
?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
? 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