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4:06:46
1、单选题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图可看出伏尔加河流域位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表述错误;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根据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处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能给该流域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表述正确;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属于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③表述正确;由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充足的降水,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而不是高低不平,④表述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信息表明
[?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3、该水库可能位于
[? ]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参考答案:1、C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地理坏境的基本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若上图表示大洋环流,则图示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
A.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
B.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
C.南太平洋
D.北印度洋的冬半年
2、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①~④为水循环环节,甲、乙为下垫面,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海洋、乙为陆地
B.④表示在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形成降水
C.人类对③环节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是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D.黄土高原的地貌、黄河三角洲的形成都与①环节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在水的三态分布当中,液态水分布最广且数量最多
C.陆地淡水资源中冰川是主体
D.从整体来看,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但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圈是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分布当中,气态水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多,陆地淡水资源中冰川是主体,从整体来看,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同时塑造了地表形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水圈的组成与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河河源的补给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小题2】当乙地与北京同时日出时,则
A.乙地与北京同时日落
B.北京日出越来越早
C.太阳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
D.北京日出东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苏门答腊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故甲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小题2】当乙地与北京同时日出时,则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故北京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乙地日落时间比北京晚;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于没有给出日期,故不能判断北京日出时间是越来越早还是晚,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