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42:07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该地区面积大,地势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
(2)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由赤道到两极递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小题2:与上图中P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
小题3:图中从Q至O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规律
A.经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4: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P处放大后图判断,P处地貌呈扇形,在出山口处厚度大,离山口越远,沉积层厚度越小,所以是冲积扇地貌,B对。河漫滩是在河流沿岸,不是山麓地带形成,A错。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C错。有河流沉积堆积平原,没有侵蚀平原,D错。
小题2:读图,根据图中30°纬线附近洋流判断,该洋流是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所以图示区为南半球,图示河流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分析,A图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选项A错。B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且夏季是1月份,说明位于南半球,所以B对。C图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C错。D图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D错。
小题3:图中从Q至O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被依次是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对。A、C、D错。
小题4: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乙地,B对。读Q地放大图可知,甲地取水不便,四周多山峰,A错。丙地易发生洪水灾害,C错。丁地位于半岛上,取水不便,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是 (? )
A.富士山
B.乞立马扎罗山
C.勃朗峰
D.泰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的山,垂直自然带越丰富。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海拔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图1)”、“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24分)
图1
图2
(1)填出图2中自然带名称:(4分)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4分)
(3)图1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原因是?。(6分)
(4)图1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______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引起图1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8分)
参考答案:
(1)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热量
(3)南极洲 ?该山脉可能升高。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4)非地带性 ?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
本题解析:
第(1)题,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C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不易形成降水。因此该地区形成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植被带是热带荒漠带;D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西风控制下,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2)题,图2中B→C→D自然带更替呈南北方向,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第(3)题,图1中山脉为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其西部海域位于南极洲板块,该山脉可能升高,因为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第(4)题,图1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成因为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1)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与其地形特点和沿岸的寒流有关。(2)图示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与地形条件的改变有关。(3)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读图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1-2问题。
1.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
A.1600m?
B.1500m?
C.1300m?
D.1100m
2.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雪和冻雨等恶劣天气,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①南方地区减灾、防灾设备不足?②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
③西南暖湿气流活跃?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