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41:05
1、综合题 该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与甲图相比,乙图的比例尺?(大或小)、图示区域范围?(大或小)、图示内容______(详细或简略)。(6分)
(2)分别说出P、Q两处的地貌类型,归纳其形成的共同原因。(5分)
(3)若在Q地建立聚落,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防灾的角度考虑,应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何处?。(2分)
参考答案:(1)大?;小 :详细(6分)
(2)P为冲积扇,Q为三角洲;两处都是流水沉积形成的(5分)?(3)③?(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乙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在反映比例尺较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图示内容越详细。(2)图示P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故形成山麓冲积扇;Q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3)图示③等高线较稀疏,判断地形较平坦,且地质灾害较少,离海和河流较近,交通便利。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为《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20分)
⑴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基地 B是______基地 C是_______基地
⑵西电东送的北路是将___省、内蒙古等省区的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比传统的能源输出方法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⑶西电东送的中路最大的能源基地是____,该基地的建设对当地旅游景观有何影响?
⑷西电东送的南路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⑴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⑵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沿线的污染;减少了京津地区燃煤量,减轻了空气污染,降低了酸雨危害;增加了煤炭输出地区的收入?⑶三峡水电站 淹没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急流险滩景观消失;但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变化,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旅游景点。⑷红水河 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汛期长,流量大;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本题解析:本题以我国的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图为载体,考查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1)题根据所学的中国工业的相关知识,比较容易完成。第(2)题根据所学的教材中的有关“阅读”材料可知西电东送的北路是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入华东地区,其优越性体现在对输入地、输出地、沿线环境、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西电东送的中路最大的能源基地是三峡水电站,该基地的建设对当地旅游景观有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4)题西电东送的南线中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红水河段,这与其所在地的气候、地形、河川径流量有关。
点评:本题将教材的“阅读”材料以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完成相关的问题,这样降低了试题的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考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下图所示的界山是 (?)
A.太行山
B.武夷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该山脉以西为江西,以东为福建,为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为武夷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提出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是
A.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B.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支流众多
小题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有
A.钢铁工业
B.有色冶金
C.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工业
D.甜菜种植和制糖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河流落差,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
小题2: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该题提供了我国四个地区的四个地理要素在全国所占比重的统计图,以此判定所提问题。
题目要求: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有两种情况一是水资源相对少,一是水资源相对多。在统计图中,看出北方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和GDP占全国的比重较高,但水资源储量比重太低,缺水较严重;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但GDP所占比重明显偏低。B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的问题,主要对“匹配较差”的含义正确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