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41:05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
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小题2: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小题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西北地区由于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光照强,气温升的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的是得多,气温降的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合成,农作物质量优良,故本题选A。
小题2: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利于农业发展,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有充足的水源,故本题选B。
小题3:①处降水量达到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仅考虑降水量,治理此处的荒漠化可以考虑种树,②③处降水量介于200mm到400mm之间,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种草,④处降水量小于200mm,属于干旱地区,水源缺乏,不适宜种草,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是
A.广州、深圳
B.重庆、武汉
C.西安、西昌
D.北京、上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是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平原。
小题2:黄河上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简述下游含沙量大且易沉积的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宁夏?河套
小题2:水量大?峡谷广布,落差大
小题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大。流经平原地区,坡度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易沉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小题1:A、B为黄河沿岸的两地灌溉农业区;结合位置判断为A表示宁夏平原;B表示河套平原。
小题2: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和河流落差两方面分析。
小题3:黄河下游的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的泥沙淤积主要从流速减慢(地势平坦)则泥沙淤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6,回答问题。
小题1: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小题2: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小题3: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小题4: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小题5: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变输煤为输电的优点。一、越高经济效益;二、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选择B项。
小题2:本题考查山西三条运煤的铁路专线。自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选择B项。
小题3:由于该地水资源短缺,制约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选择A项。
小题4:山西煤炭开发条件。一、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二、市场广阔;三、位置适中,交通便捷。正确的是B项。
小题5:山西煤炭的综合开发。一、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二、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三、调整产业结构。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对国际产业转移一般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重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B、劳动力密集区向技术发达地区转移
C、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D、由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