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36:28
1、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
A.东经140度
B.东经145度
C.东经105度
D.东经95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时整,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为12时,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与东经120度的时间差为1小时40分钟,经度差为25度,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判断它的经度是东经95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本题是已知经度差求时间差,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6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如果A位置为二分日二至日之一,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2分)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4分)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4分)
参考答案:(1)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快—慢—快)?(2分)
(2)(3分)
(3)昏线,0°(4分)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
昼夜长短变化:昼渐长,夜渐短(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慢,再变快。(2)甲图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注意直射阳光为经过地心和直射点的连线的延长线;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3)顺着自转方向经过Q点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4)从B点公转到C点,太阳直射点先逐渐接近M点,再逐渐远离,故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南半球的M点昼长变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5月28日10时2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位于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地震观测员第一时间记录下地震发生的位置,记录的当地时间为?
A.5月27日2时22分
B.5月27日18时22分
C.5月28日2时22分
D.5月28日18时22分
小题2: 导致此次地震的原因主要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火山喷发
D.变质作用
小题3:下列关于南京(118°46′E,32°03′N)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
B.此后,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
C.该日,进入“梅雨”季节
D.此后,胭脂井可能被太阳直射1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以地震切入,考查地震及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
小题1:中时区时间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晚8个小时。
小题2: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小题3:该日为5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故此时南京昼长夜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景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假如该河流在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
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刷右岸,淤积左岸,南半球河流冲刷左岸淤积右岸。面向河流流水去向,身体的左侧为左岸,右侧围右岸,图中a位于左岸,b位于右岸,如果河流在北半球,冲刷(侵蚀)的是b处,淤积的是a处,河流有砂金的位于a处,故答案A、C错误,如果河流在南半球,冲刷(侵蚀)的是a处,淤积的是b处,河流有砂金的位于b处,故答案B错误,而C正确,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4日7时
B.1月4日7时
C.7月4日19时
D.2月4日19时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间是每年的1月初。所以正确的是B项。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项南北二侧递减。所以其大小排序是③②④①;根据地理经纬度的分布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