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35:47
1、单选题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图1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2.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昼夜长短分布可知,甲昼长10小时,乙昼长12小时30分,丙昼长17小时30分,丁昼长15小时30分。此时自南向北昼越来越长,所以正确的排序是D项。
2.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纬度与昼长的关系比较可能是丁处。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甲图为12月22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之间的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处的影子方向为?方,c处地方时为?时。(2分)
(2)b为该地? ________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当地日出时间为 _______ (地方)时。(4分)
(3)指出当地盛行风向所受的作用力,并在下图中绘出盛行风向。(4分)
作用力:
(4)乙图是12月22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
B.④点的杆影特别长
C.③点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
D.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
参考答案:
(1)南 ?9时?
(2分)(2)昏? 4:30?(4分)?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3分)。绘图略(1分)?
(4)C (2分)
本题解析:
(1)题干信息“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说明:b、d为日出、日落时的影长,a为白昼的“中点”,为正午时(12时)的影长;信息“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该地应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所以冬至日该地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南方向,即a处的影子方向为正南。根据方向,d处为日出影子,方向为西北;b处为日落影子,方向为东北。a与c的夹角为45°,则a与c时差为3小时,且a为正午前3小时的日影,即c处地方时为9时。
(2)据上题分析,b处为日落影子,即为该地昏线通过时的杆影。日出影子与日落影子之间的夹角为112°30′×2=225°,则该地该日昼长为225°÷15°/小时=15小时,已知昼长可以计算日出时间为4:30。
(3)题中所指为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该地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带控制影响,其实际风向为西北风,如下图所示:
(4)图中①线表示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②线表示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④为日落,③为上午。日出日落时杆影最长;③点太阳位于东北(偏东)天空,则杆影方向为西南(偏西)方向;该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纬度范围为30°S-60°S,12月22日是该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该地区(南半球中纬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在53.5°-83.5°之间,所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17—19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乙地
B.乙地、丁地
C.丙地 、乙地
D.丁地、丙地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小题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2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甲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乙地昼长于夜,丙、丁两地昼小于也,所以丙、丁两地共同位于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甲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日出地方时为6:00,无地转偏向力,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自转的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E,乙地经度为20°W或160°E。两地地方时相差9小时20分或2小时40分,甲地日出地方时为6:00,则乙地地方时可能为20:40或8:4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国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
D.23时20分
小题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N点向东至M点跨120°,应为昼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由此可计算出130°E为12点(昼弧一半为12点),则北京时间为11点20。
小题2:由此时纬线向北,昼长变长,因此M点向东,N点向西移动。故选D项。
小题2: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也变大,则该日南半球昼更短,故两地的经度差减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择图为南极上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点。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时
B.5时
C.19时
D.23时
小题2:此时与北京同属一天的经度数占总经度数的 (?)
A.一半
B.一小半
C.一大半
D.全部
小题3:A点与P点的方位关系是?(?)
A.A点在P点的西北方
B.A点在P点的西南方
C.A点在P点的东南方
D.A点在P点的东北方
小题4:正常年份,此日前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B.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
C.夏季风南撤至长江以南
D.华南地区雨季结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本题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运用。由题目已知条件可得出图信息,
由于伦敦(0°)和北京(120°E)不在同一天,可推断45°E地方时为0点,135°W地方时为12点,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节气为夏至日,北京时间应为5点,与北京属于同一天的范围45°E向东至180°,占全球的一小半。A点(0°,45°W)在P点(66.5°S,135°W)的东北方向。根据夏至日(6月22日)可知24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