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1-16 08:35: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印度建一农药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药厂生产污染严重,故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企业分布到发展中国家属于污染的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材料中的工厂类型和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6分)下面两图中,A、B两国都有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农业,读图和材料回答:
材料一:A、B两国所在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B国相关气候资料

(1)简述A国发展乳肉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分析B国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8分)
(3)说明近年来B国大力发展花卉和蔬菜生产的技术优势(4分),并分析其销售的时空思路。(8分)
(4)简述E海域与F海域之间洋流流向与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均匀、多汁牧草广布。(8分)
(2)有利条件:热量充足(2分),光照充足(2分);不利条件:降水总量少(2分),雨热不同期(2分)。
(3)计算机控制下(2分)的滴灌和喷灌节水技术(2分)
冬半年(2分),反季节销售(2分);市场空间定位于西欧(2分)、北美(2分)
(4)表层海水由波罗的海流向北海(2分),底层海水由北海流向波罗的海(2分)。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低于北海(2分),形成密度流(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但矿产资源不足,故B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即可分析,注意结合选项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由长城站往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3.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位于中山站的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E.3月
F.6月
G.9月
H.12月
I.西南方向
G.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
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长城站往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说明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12月22日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大,故飞行的月份可能是12月。
3.因为中山站地理坐标是南纬69°22′24〃,东径76°22′?40〃,因此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南极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南极洲概况。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极洲冰盖厚度平均达到1.6千米。冰盖覆盖下的是高原和山地,海拔达到2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纬度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2)明确飞行时间26小时却阳光普照,故表示南极洲为极昼。(3)明确中山站的地理坐标。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的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势是??
(2)从空中俯瞰ABC三地的地表植被差异明显,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产生原因是?
(3)C所在省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为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至少答出2点)
?
(4)青藏铁路现已通车,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5)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该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至少答出2点)有?


参考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地域辽阔(1空1分)
(2)干湿度(经度)、水分自东向西减少(水分条件差异)(1空1分)
(3)土地荒漠化(土地冻土)(1分)
退牧还草、禁樵禁采、建设生态林、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等(写对2点得2分)
(4)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1空1分)
(5)塔里木(1分)、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点1分)


本题解析:
(1)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从资源,矿产等方面分析。
(2)A-B-C是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分。
(3)C是新疆,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荒漠化治理措施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4)青藏铁路的自然障碍从地势、气候、冻土等方面分析。
(5)西气东输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影响从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