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20-01-16 08:34: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地区。近年来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的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 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 向斜 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本题解析:
(1)A图为河口三角洲,是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的。
(2)B图是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风力作用较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牧、过樵、过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保护植被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3)由图中等高线可看出,该地海拔低于250米,坡度较和缓,应为丘陵地形;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该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是一种地形倒置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
A.断裂下陷
B.地壳不断上升,江水强烈下切
C.溶蚀作用
D.冰川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图四)表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B.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e=a=b+c=b+d
C.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D.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e环节施加的影响
小题2: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②类岩石
B.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④类岩石
C.②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
D.a过程可以表示冷却凝固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④①②③分别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e="a=" b+c+d;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b环节施加的影响。正确答案选C。
小题2: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c表示外力作用),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③类岩石;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②类岩石;③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a过程可以表示冷却凝固作用。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完成1—2题。

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
A、a     
B、b
C、c
D、d
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 ]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14分)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        ,属于向斜的是            (4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4分)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2分)
A.渭河平原     B.华山
C.长江三角洲   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4分)


参考答案:
(1)断层 (2分)    C(2分)
(2)谷地 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4分)
(3)AD(2分)
(4)D处  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采石工程难度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层上拱,较为牢固),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4分)


本题解析:
(1)图中A处两侧岩层出现了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B是断层下沉的一侧,地质构造为地堑;C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2)D处为背斜,从地貌上看是谷地。沉积岩在下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B处地质构造是地堑,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华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的山地。长江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4)地下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D处。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采石工程难度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层上拱,较为牢固),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考点:本题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