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34:04
1、单选题 图表示岩石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岩石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小题2】据图可推测( )
A.甲大于乙是因为年均温低
B.丙丁较深是因为炎热干燥
C.刚果盆地岩石风化深度总体上小于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岩石风化深度总体上小于恒河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示可以看出,岩石的风化作用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故高温多雨的地区,风化作用最强,故为丙丁两地。
【小题2】由上题分析,A、B、C错误;而图示反映风化作用与降水量的分布呈正相关,所以华北平原岩石风化深度总体上要小于恒河平原,D正确。
考点: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小题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处;
小题2: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差异的主导作用是?(选择填空)。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3: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
小题4: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若此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自然带属于?。
参考答案:
小题1:乙
小题2:B
小题3:石油
小题4:海陆间循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解析:
本题可参照此图:
小题1: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状态看,乙处岩层向下凹陷,所以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乙处;
小题2:甲处为背斜成山,乙处为向斜成谷,所以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差异的主导作用是内力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石油。
小题4: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若此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点评: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⑤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丁类岩石中不可能发现化石
B.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D.②过程可以表示变质作用
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②=①=③+⑤=③+④
B.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C.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②环节施加的影响
D.⑤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岩石,按成因分类都属于变质岩的一组是( )
A.砂岩、石英岩
B.石灰岩、板岩
C.砾岩、安山岩
D.大理岩、片麻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砂岩为沉积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属于变质岩,故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成,属于变质岩,故B错误;砾岩为沉积岩,安山岩为喷出岩的典型,故C错误;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都属于变质岩,故D正确。
考点:地壳的物质组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每空2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背斜,向斜,断层)
(2)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3)图中表示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_____(数字)表示地表径流环节的是 ______ (数字)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填一个数字)。
参考答案:(1) 向斜
(2)乙
(3) ③ ⑤ 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