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29:50
1、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下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2、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 ]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3、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
小题2:甲处附近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参考答案:
小题1:A ?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主要是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等值距为50mm。根据降水量线数值的变化,降水量中部偏西最少,东部、西部较多,且西部在甲处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且数值较高。故:乙处数值范围是400--450mm,甲处数值范围是350--400mm。则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范围为0--100mm,故A正确。
小题2:此题需要先对区域进行定位,再进一步考虑影响降水量的因素。依据图中“黄河”二字,根据黄河轮廓及流经地区,可以判断出甲处为祁连山,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故等降水量线密集的成因应为受地形的影响。甲处东南方向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故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图,干燥度即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读图回1— 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
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
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
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
小题2:图4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5米
B.15米
C.20米
D.3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深线知:数字越小,离海面越近,高度越大,因此图示珊瑚礁体中部较高,四周较低,A对;珊瑚礁体是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属外力作用,B错;等深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显然礁体北坡比南坡陡,C错;如果该珊瑚礁体在海面下的洼地,等深线将不会如图所示,D错。
小题2:F地为20米,E地外围为礁坑,海拔较低,所以数值应为36米,因此E地介于28米和36米之间,所以E、F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8米和16米之间,只有B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粗实线为河流。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①180米②280米③380米④480米3.若下图表示该河流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则图中河流可能位于
A.从西北向东南
B.从东南向西北
C.以金向两
D.从西向东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D ②④
H.意大利南部
I.英国
G.中国东部
亚马孙平原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因为河流所在地海拔低于两侧,故根据等高线的“高低低高”规律,可在图中标出河流流向箭头,最后再根据指向标表述其流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等值线弯曲的变化规律,即高值向低值凸、低值向高值凸,易错点是忽视了指向标。
2.由上题判断知,乙地低于400米,结合等高距为100米,得出乙地海拔为200米。甲地所在的闭合等值线处于400米与500米之间,故其数值是两种可能:当其为400米时,甲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当其为500米时,甲地海拔为500~600米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200米或300~400米之间。
3.从图中应提取两点解题信息:一是该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排除选项A、D,因为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两者都是年雨型,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二是6、7月年径流量大,排除选项A,因意大利南部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6、7月为河流枯水期,而中国东部为夏雨型的季风气候,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等高线图、水循环和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