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20-01-16 08:28: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 2011年08月16日(新华社)东非地区正遭遇6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出现大范围饥荒,约有1200万人正挣扎在饥饿导致的死亡线上。
材料三 中新网2011年6月20日电 综合消息,6月3日以来,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6月20日16时,此次灾害已造成13省份175人死亡86人失踪。

(1)材料中涉及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根据材料三和图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
(4)当今世界,许多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5)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


参考答案:(1)干旱、洪涝(2分)
(2) B(2分)
(3)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原因: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4分)
(4)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2分)
(5)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0分)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表为该区域中③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10分)
(2)描述③地的气候特征。(6分)
(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评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4)从图中该国城市、人口的分布,分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害程度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1)以山地丘陵(山区)为主(2分),西高东低(相对高度较大)(2分),海岸线曲折(2分)。①河谷平原(2分);②低山丘陵(2分)
(2)夏季高温冬季寒冷(2分),全年降水比较均匀(2分),(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2月)具有海洋性特征(2分)
(3)有利:土地租金低;沿海港口,交通便利;工业集聚效应强;核电站等能源充足。(4分)?不利:矿产资源缺乏;地震等自然灾害较多。(2分)
(4)会加剧受灾的程度(2分)。因为该国(日本)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沿海地区(2分)。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集中的人口和城市不仅会使受灾人口多,也使经济损失大(2分),而且会加大救灾的难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小题2: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科技、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A错误;B正确;“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初期的描述,C错误;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增长迅速,粮食的消费量上升,而城市化占用大量农业用地,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故其粮食的商品率不断下降,D错误。
小题2:后工业化时期,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故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减弱,②错误。新科技产业部门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故大多分散布局于城市的边缘,④错误。故选C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活动特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小题2:乙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小题3: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图位于西亚地中海沿岸,临海是地中海。乙图位于波斯湾沿岸,所以C对。红海的纬度在30°N以南,亚丁湾在10°N左右,A错。安达曼海、泰国湾位于东南亚地区,经度在100°E附近,明显不对,B错。阿拉伯海经度约60°E,孟加拉湾经度90°E,且位于陆地的南面,D错。
小题2:读图,乙图所示国家位于波斯湾顶部,从纬度看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影响,虽然临海,但是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或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自然环境特征是沙漠分布广,植被稀少,气候炎热干燥。D对。A、B、C错。
小题3:读图,根据经纬度,甲乙两地经度相差12°,按30°纬线长度计算,距离约1040千米,(3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乘以30°的余弦。)纬度相差5°,距离约550千米。根据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计算出甲乙距离约1270千米,与选项C最接近,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地以东为东半球,赤道穿过该地,请写出该地的地理坐标??。(2分)
(2)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填序号)(4分)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填序号)(2分)
(4)⑧与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运河。(2分)
(5)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 ⑦是?洋。(2分)


参考答案:
(1) 0? 20?W?(2分)
(2)?④?⑩(4分)
(3) ⑥(2分)
(4)苏伊士运河 (2分)
(5)太平洋?(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干赤道穿过该地说明纬度为0?,以东为东半球,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可判断为20?W。
(2)七大洲面积最小的洲是大洋洲,被称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一是苏伊士运动航线是西欧的海上生命线,二是马六甲航线,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3)跨经度最大的洋是北冰洋,跨度为360?,因此为⑥。
(4)由图可知⑧代表非洲,⑤代表亚洲,两大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等。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洋⑦,给合图形为太平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