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6 08:26: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西部地区沙漠形成的气候原因。(3分)
(2)说出该区域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荒漠化发展很快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10分)
(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1分)降水少(或气候干旱)。(1分)
(2)东南部地区(或墨累-达令盆地)。(1分)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任3点得3分)
(3)降水较少(1分),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1分)不合理用水。(1分)


本题解析:
(1)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沙漠为热带沙漠,热带沙漠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或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
(2)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从气候(降水、热量、光照)、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澳大利亚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墨累-达令盆地。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3)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墨累河流域荒漠化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降水较少,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小题3: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
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C.大气降水,太平洋
D.湖泊水,五大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田纳西河流域降水、气温图分析此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
小题3:田纳西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而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等。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千米范围以内的黄石、部州、黄闪、孝感、 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 +8”,该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 下图2006年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示意图和2006年武汉城市圈工业结构示意图。

(1)汉江流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汉江流量大、汛期长,以?补给为主。(4分)
(2)影响武汉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中,除地形因素外主要还有??。(4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8分)
(4)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结合材料二,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季风区?雨水(4分)
(2)河流?气候(4分)
(3)中上游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业;发展旅游业。(8分)
(4)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大;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部门以传统工业为主,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6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我国第三阶梯的平原丘陵,都属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以大气降水(雨水)为主。
(2)我国南方的城市多是沿河分布,即便于取水,又方便运输,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人流物流量大,容易发展成大城市。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好。亚热带地区,气候并不是特别炎热,适合人类生存、居住。
(3)要实现可持续开发,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由材料一可知,汉江中上游主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以平原地形为主,适宜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材料一是列出,在汉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工矿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植被,对矿区的土地管理和矿坑的回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矿区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4)问题:城市越发达,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大,从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到,三类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所以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工业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结构也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可以看出,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工业,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重工业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
措施:针对发展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大,就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有环境污染,就要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耗能多,交通压力大,就努力发展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减少交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问题。

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
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小题1: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距地面6米以内,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风速最低,说明其防风效果最好,即选A。
小题2: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因而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以阔叶林为主,结合图中信息,只有②符合,即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植树种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