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26:44
1、综合题 (10分)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西部地区沙漠形成的气候原因。(3分)
(2)说出该区域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荒漠化发展很快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10分)
(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1分)降水少(或气候干旱)。(1分)
(2)东南部地区(或墨累-达令盆地)。(1分)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任3点得3分)
(3)降水较少(1分),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1分)不合理用水。(1分)
本题解析:
(1)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沙漠为热带沙漠,热带沙漠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或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
(2)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从气候(降水、热量、光照)、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澳大利亚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墨累-达令盆地。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3)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墨累河流域荒漠化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降水较少,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小题3: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
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C.大气降水,太平洋
D.湖泊水,五大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田纳西河流域降水、气温图分析此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
小题3:田纳西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而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等。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千米范围以内的黄石、部州、黄闪、孝感、 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 +8”,该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 下图2006年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示意图和2006年武汉城市圈工业结构示意图。
(1)汉江流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汉江流量大、汛期长,以?补给为主。(4分)
(2)影响武汉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中,除地形因素外主要还有?,?。(4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8分)
(4)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结合材料二,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季风区?雨水(4分)
(2)河流?气候(4分)
(3)中上游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业;发展旅游业。(8分)
(4)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大;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部门以传统工业为主,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6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我国第三阶梯的平原丘陵,都属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以大气降水(雨水)为主。
(2)我国南方的城市多是沿河分布,即便于取水,又方便运输,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人流物流量大,容易发展成大城市。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好。亚热带地区,气候并不是特别炎热,适合人类生存、居住。
(3)要实现可持续开发,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由材料一可知,汉江中上游主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以平原地形为主,适宜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材料一是列出,在汉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工矿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植被,对矿区的土地管理和矿坑的回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矿区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4)问题:城市越发达,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大,从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到,三类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所以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工业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结构也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可以看出,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工业,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重工业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
措施:针对发展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大,就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有环境污染,就要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耗能多,交通压力大,就努力发展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减少交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问题。
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
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小题1: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距地面6米以内,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风速最低,说明其防风效果最好,即选A。
小题2: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因而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以阔叶林为主,结合图中信息,只有②符合,即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植树种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