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26:44
1、单选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对。城市绿地 的主要功能 是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功效,A、B、D错。
小题2:在河流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对。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B错。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雨林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护林的主要作用,C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作用,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林线有上限和下限之分。读中国高山林线上限海拔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中国高山林线上限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 在M山区东侧的某些区域,森林只出现在山顶及山腰,而山麓地带反而没有森林出现。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4分)
(3)东北林区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林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大综合开发力度,请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高山林线上限的位置呈现出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2分),同纬度相比,西部山区的林线上限要高于东部山区(2分)。
原因:低纬度方比高纬度热量充足,林线高(2分);西部山区远离海洋,大陆性比较强(2分),在树木生长季节气温远比东部山区高(2分),西部高山地区多地形雨,所以西部山区林线高(2分)。
(2)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在横断山区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出现森林(2分);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因此森林无法向下延伸(2分)。
(3)有必要。理由: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2分);依托森林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促进林区经济发展(2分);加强林区的管理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没必要。理由:可保持原始生态环境(2分);若采育失调,会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2分);过度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观察图可知,中国高山林线上限分布特点①南北方向上:大致自南向北递减;②东西方向上:同纬度地区,西部上线高于东部。原因主要有①受太阳辐射影响,大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②西部多山地,多地形雨,加之距海远,晴天多,树木生长季节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山区高。
(2)M山区为横断山区,夏季受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暖湿气流在西侧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出现森林,而东侧背风坡随气流下沉气温上升,形成焚风效应,山麓带无法形成森林。
(3)结合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本题较为开放,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认为有必要:从采育结合、适度开发、科学管理与保护、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认为没有必要:从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分析,植被破坏易发生水土流失,原始生态坏境遭破坏,对局地气候带来不良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小题2: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水力发电和浇灌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应注重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Ⅰ区域是山区,Ⅱ区域是平原,所以区域差异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气温、降水、植被只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小题2:Ⅰ区域是山区 ,落差大,不适合发展航运。从图示范围看,河流短,水量不一定大,不适合修建大型水库,A错。Ⅱ区域位于平原,落差小,水能不丰富,不适合水力发电,B错。茶树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图示区域无法判断所处的温度带,C错。山区河流应注重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参考答案:1、B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