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25:42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示为英国部分图,综合图中信息,图示地区平原面积大、人口稠密,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由此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F地区是我国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请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5)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1)气候
(2)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性水源充足。
(4)春季?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农业需水量大
(5)现代旱作谷物农业?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差异及其区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E为我国东北地区,F为我国华北地区。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B地区主要发展的是河谷农业,C则发展的是高寒牧业。
由于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加之农业需水量大,所以华北地区成为我国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
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有地形、土壤、气候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统计表,完成5~6题。
某年五国农作物自给率统计表(单位:%)
小题1: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
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
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
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表格可知,丹麦肉类自给率最高,为乳畜业。
小题1:日本农产品自给率较低,不可能是商品农业。法国和德国为温带地区,只能种植甜菜、再制糖。俄罗斯农业分布在欧洲部分。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平原地形、巨大城市市场等因素,成为主要农业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江苏、内蒙古
B.湖北、吉林
C.广西、黑龙江
D.湖南、新疆
小题2:乙省区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区位是
A.雨热同期
B.黑土广布,单产高
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D.平原面积大,利于机械化耕作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形信息甲乙以水稻为主,区别在于甲有大量的甘蔗,因此为亚热带与热带交界,因此应为广西。乙区别在于有小麦和甜菜,因此为中温带地区,还能生产水稻,因此应为黑龙江。
小题2:根据题意“发展水稻种植业”,再结合上题乙为黑龙江,因此发展水稻的的主导因素应是雨热同季。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非洲主要分布的国家是____________,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____也属这种类型。
(2)若图中农场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则该农场可能位于____________盆地中,该农场七月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混合农业;南非;基塘生产
(2)墨累- 达令;温和多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