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24:15
1、单选题 关于板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六大板块都包括陆地和海洋
B.太平洋板块是唯一的大洋板块
C.阿拉伯半岛归属亚欧板块
D.黑海和地中海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分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太平洋板块是唯一的大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归属印度洋板块;地中海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分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地貌,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①风蚀蘑菇 ②安第斯山脉 ③河口三角洲 ④东非大裂谷 ⑤冲积扇 ⑥海沟 ⑦岛弧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⑥⑦
D.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所形成的,河流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均属外力作用。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所形成的,海沟和岛弧是海洋板块俯冲到陆地板块下方所形成的,均属内力作用。
考点:地质作用及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0分)
(1)图中B处为 构造,如我国的 。(试举一例)
(2)从岩层形态上看,C为 构造,,C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是
D为 构造D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
(3)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填字母)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地。(填字母)理由是 。
参考答案:(1)地堑 如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
(2)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
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
(3)D C
(4)D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并且不易储存地下水
本题解析:(1)图示B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下滑,故判断B处为地堑;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谷地和吐鲁番盆地是地堑构造的典型。(2)根据图示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的理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D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背斜成谷的理由可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3)利用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分析。(4)挖隧道应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其理由可从力学原理和地下水的运动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利用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注意判断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基本依据的差异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下的背斜、向斜形成地貌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1)(3分)A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2分)B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地表形态是 。
(3)(6分)C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该处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4)(3分)A、B、C三处,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 处为好,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 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
参考答案:(1)背斜 (1分)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分)
(2) 向斜 谷地 (每空1分)
(3)断层 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 断层面附近岩层破碎,易被风
化侵蚀 (每空2分)
(4) _____A_______ A B (每空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图示A表示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背斜顶部缺失,主要从外力侵蚀角度分析。
(2)图示B表示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地貌从地表形态分析:中间低两边高,判断为谷地;
(3)C处岩层断裂,并发生错误,判断为断层;断层附近岩石破坏,易被侵蚀而成谷。
(4)背斜储油、向斜储水,隧道适宜选背斜结构,拱形弯曲能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下列题。
【小题1】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
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小题2】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
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来分析,该地貌岩石为红色,岩层呈层状,地貌形态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符合丹霞地貌的特征。故选D。
【小题2】根据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该地貌的物质基础是红色砂岩或砾岩。在外力风化、侵蚀作用下而形成。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